们没有撒谎,苗兵的确不收田赋。”

    “那,那他们的日子很好啊?”

    宋濂忍不住笑出来,苗兵怎么会过得很好,常识告诉大家伙,根本不可能。

    当他再仔细了解,就弄清楚了情况。

    “苗兵的确不收田赋,但是所有山寨青壮,都要给首领无偿服役,还要充当兵卒,上阵打仗。”

    他们是没有田赋,也没有苛捐杂税,但是却不意味着他们的负担小。

    恰恰相反,大多数苗兵自小生活在山寨里,他们要替头领无偿做事,耕种,当兵,修桥铺路,建府邸庄园……一言以蔽之,他们的处境更像是农奴,远比一般汉民过得辛苦。

    听宋濂谈到这里,刘伯温也笑了,“说起来我也发现了一事,我跟他们聊,是否有贪赃枉法,陷害无辜,有没有冤假错案?许多人竟然连什么是法都不知道!”

    还有没有法令的地方吗?

    听着都新鲜!

    事实上的确是有的,又要回到了最初,苗兵山寨分散在一个个的山岭中间,自成天地。

    他们彼此联络不多,也不听衙门的管束,就跟一个个小王国似的,怎么可能有统一的律法?

    但是要说他们就没有规矩吗?

    那也是不对的。

    这些地区自从隋唐开始,就演化出了一种组织形式,叫做“门款”,大约就是几个,几十个临近的寨子,凑在一起,公推一个款首。

    由款首负责治理这一片。

    这个所谓公推,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自然是每个寨子的族老,头人在一起商议的。

    平时遇到了事情,由款首挑头,各个寨子的族老凑在一起,还要开会解决事情,这个会议被称作合款。

    大约就可以把寨子的联盟称作门款,解决门款内部问题的会议叫做合款,而首领则是叫做款首。

    一些大的门款,控制的人口众多,实力强大,要对外用兵,光是一个款首还不够,因此会推举出负责军事的“硬手”,还有负责行政的“行头”,祭祀神明的祭祀等等职位。

    而除了这些掌握权力的人之外,其他的人统称为田丁,也就是替首领们耕种的农奴。

    遇到了战争,还要服役打仗。

    他们完全被首领控制,一切都要听从首领的号令。

    这时候你跟他们说均分田亩,就有些好笑了。

    我们本来就没有田亩,土地都是老爷们的。老爷都是天生的贵种,别看中原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