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

    如果负责一府一州,就是指挥使,负责一个方向,就是都指挥使,至于一些关隘县城,则是以千户领军。

    遇到了大的战事,就是朱元璋亲征。

    总体而言,运转还算良好,文武配合默契,并没有武将侵夺文官权力的问题。

    但是随着老朱登基,地盘越来越大,战事规模也越来越大,朱元璋肯定没法每一次都亲征,必须由大将负责领军。

    那这个大将该挂什么头衔?

    以行中书省统军吗?

    元廷和韩宋,已经试验过来。

    让武将节制一切,这就等于是制造军阀。

    元廷有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韩宋也有毛贵和关铎…只能说北方大区的匹配机制还是发挥稳定。

    反观朱元璋这边,自然是不能走已经证明错误的道路。

    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各领一方,类似于设立五个战区。

    前军最强,负责北伐,左军和右军分别对付陈友谅和张士诚。

    这三個大的集团军,属于三个拳头,主要负责挥出去打人。

    中军都督府则是护卫京城,宿卫天子,同时也是总的战略预备队。

    最有趣的是后军都督府,这个都督府被安排在了广州。

    不但远离应天不说,下面还有一支水师,又负责市舶司。

    水陆两军在手,还管着钱袋子。

    老朱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朱英!”

    混在诸将堆里,朱英一直笑呵呵,喜滋滋的,他倒是不觉得自己会得到什么,前面还有那么多前辈,战功也远在自己之上。

    论资排辈,也绝对轮不到自己。就算是有,那也是跑龙套的,无关紧要。

    人吗,最重要的就是心态。

    张希孟不在乎官爵,那是他超然物外。朱英不在乎爵位,那是他跟执掌大权的几个人,都极为亲密,干爹就不说了,干娘,大哥,他们能让自己吃亏吗?

    不能够啊!

    所以朱英很淡定。

    但是在这个关头,突然被干爹叫到,又被无数目光加身。朱英也蒙圈了,怎么回事?

    徐达刚封完,怎么就轮到我了?

    朱英完全傻了,旁边的李文忠怼了他一下,这小子才同手同脚,向前迈了一步,惹得张希孟直接翻白眼了。

    这孩子,出息不大啊!

    “千上位,臣在!”

    老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