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张希孟去北平的时候,岳父岳母过来照顾张庶宁,他们辛苦一场,没捞到什么实惠,又掏了不少钱,添置了一大堆东西。

    这老两口看什么衣料好看,就买什么。

    对了,朱棣还帮着张庶宁从皇宫里弄了些出来。

    张希孟面对着这么一大堆丝绸,也是很无奈。

    “宝贝儿子,你说为父把丝绸都捐了好不好?”

    “好!”

    张庶宁几乎没有迟疑,立刻就答应了,倒是把张希孟弄得迟疑了,“你这个小家伙,真能舍得?”

    张庶宁道:“反正我有衣服穿,家里,家里都是父亲做主。”

    张希孟欣慰捏了捏小家伙的脸,多好的孩子,这么听话,比老朱家的混小子强多了。

    不过张希孟也没有湖涂到直接把夫人的嫁妆送出去,他还是仔细盘点了一下,估算了一下家产,想要看看,自己这些年,到底挣了多少钱。

    等粗略看了一下之后,张希孟就傻眼了。

    彻彻底底傻眼了,没道理啊?

    怎么会这么多?

    七十多万贯!

    开什么玩笑啊?

    我张希孟廉洁如水,不贪不占,我又不是李善长,我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

    一定是有人害我!

    然后张希孟就开始翻箱倒柜,最后他当真找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堆着汇款的凭据。

    张希孟连忙一张张查验,然后拿算盘计算。

    等忙活到了大半夜,一头大汗的张希孟终于确定了,他的确很有钱,而且这些钱也跟贪赃枉法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他的稿费。

    眼下的大明,有多少读书人,这个数据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但是自从朱元章占领金陵,就开始大范围兴学,做到了今天,已经超过了十年。

    准许女子入学,并且要求各地要保证四成五的女子入学率,算下来,也有差不多十年了。

    当下大明由于基本太平,应天,江西,乃至湖广,中原……全都开始了人口爆炸。

    家家户户,生三五个孩子,也只是寻常。

    生孩子多,入学的就多。

    以扫盲班来看,三年学制,第一批通过扫盲班的,已经过去了七八年。

    以小学五年来算,第一批取得小学学位的,也有五年以上。

    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毕业,按照张希孟的预估,毕业的女生,应该有百万以上,男生人数多,或许都超过了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