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只是萤火之与皓月,不值一提。”

    元春柔声道:“快别这么说,其实我在宫中也很少弹琴了,技艺是愈发生涩了。”

    听着两人谦辞着,贾珩笑道:“不急,大姐姐以后空闲时间多了,可以慢慢捡起来。”

    转而,目光转向黛玉几个,道:“我记得林妹妹,也是会弹琴的吧?”

    他记得黛玉屋里墙壁上就悬有一张琴,但不知黛玉会不会弹琴,如按着程高本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应是学过。

    黛玉正凝神倾听着,一剪秋水明眸不错眼珠地看着某人,这一下突然被问到,怔忪了下,迎着一道道目光注视,星眸闪了闪,垂下一丛羞意,俏声道:“小时倒是学过一些乐理,只是许多年未曾弹过,不大会弹。”

    贾珩笑了笑,道:“琴为圣人之器,陶冶性情,妹妹闲暇时,也可弹弹,聊以自娱。”

    黛玉看着那冷峻少年脸上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众人原是闲聊,对二人谈话,倒也不觉有异。

    元春这边儿,已抬起一张如牡丹花蕊的妍丽脸蛋儿,凝眸看向对面的少年,好奇问道:“听三妹妹说,珩弟将族里一些年轻子弟,都带到了京营从军?”

    此言一出,宝钗、湘云、黛玉都看向那气定神闲的少年。

    贾珩放下手中的茶盅,解释说道:“我们家人口多,年轻子弟也有不少,可原本族里的年轻子弟既不读书科举,也不习武从军,只在东西两府帮着做一些寻常执事,委实不是出身之道,这算是给他们一个晋身之阶。况一家一族,想要长长久久,富贵绵延,也需得大家齐心协力。”

    说来,他觉得贾珍以及贾赦之所以不上心此事,多半还是担心嫡支不出去做事,而旁支表现的太过突出,就有以庶凌嫡之忧。

    至于王子腾、贾雨村,则更像是一种“宁与友邦,不与旁支”的心理。

    众人闻言,面上不约而同现出思索之色,如宝钗、探春、元春,都笑着点了点头。

    元春凝睇而望,柔润如水的目光落在贾珩脸上,笑道:“珩弟,这个法子好,族里愿意读书科举的,可去崇文馆读书,小一些的可到讲武堂习武,如是不管不顾,任由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于家于国也无用处可言。”

    如果她是族长,也会这般做。

    一家一姓,也不能只靠一人,总要同族兄弟互相帮衬。

    她回来一天,从旁人口中了解到眼前少年在族中的举措,先前重建族学,崇文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