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担纲重大礼仪的贺表书写,如今他这一走,岂不是眼前之人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徐开沉吟道「我也打算谋求外任,中原之地,贼寇一乱,百姓响应,由此可观地方州县弊政百出,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待河南事定之后,如吏部方面需官吏增补实额,我愿向吏部毛遂自荐,纵外放汝宁府下一七品知县,治理县域,造福百姓。」

    徐开官居翰林侍讲学士,纵然谋求外任,至少也是一任知府,而且只要有了政绩,因为翰林院的光鲜履历,也会迅速升迁。

    陆理心头一怔,继而脸颊微烫,方知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顿觉一股自省后的内疚和羞愧从心底生出,凝声问道∶「可徐兄自登科以来,从未有在地方履任过,州县庶务繁芜,非清贵显要的翰林院可比。」

    徐开面色一肃,说道∶「只要治政以仁,爱民如子,律法严明,德育教化,谋得一县大治,想来也不难。」

    陆理想了想,劝道∶「徐兄,地方不同中枢,还是要慎重一些为好。」

    他还想留在京里寻寻机会,实在不行,哪怕最坏的情况,崇平一朝不得伸展,还有……下一朝。

    说来魏王大典,圣上吐血晕厥,国本之事,再过二三年也会提上日程。

    这些隐秘心思在陆理心头一闪而逝,被其埋在心底。

    ……

    ……

    大明宫,偏殿

    自崇平帝到含元殿上朝,召见文武群臣,宋皇后、端容贵妃和晋阳长公主、清河郡主随意闲聊着。

    因为晋阳长公主的「大小之论」,弄得宋皇后和端容贵妃心头颇为不自在。

    堵的慌。

    「这都午时了,陛下也该散朝了。」宋皇后秀眉之下,美眸莹远望,吩咐在不远处侍立的夏守忠道「打发人去前殿看看。」

    因为今日午朝是崇平帝见着朝臣,以示「龙体康健,朕躬无恙」,不是廷议朝政,以宋皇后估算,与群臣议着几桩事儿,也就该回返后宫,正好留着晋阳长公主以及清河郡主一同用过午宴。

    内监还未离开偏殿多远,殿宇廊檐外,忽而传来内监尖细、阴柔的声音∶「陛下驾到。」

    「这可真是巧了。」宋皇后嫣然一笑,惊喜说道。

    不多大一会儿,就见崇平帝在戴权所领一众内监的簇拥下,进得偏殿。

    这位天子脸上喜色难掩,步伐轻快。

    宋皇后、端容贵妃、晋阳长公主、清河郡主纷纷离座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