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高镛:他们高家……起义兵,讨贾逆,可谓满门忠烈!(6/7)

    
一张张熟悉的面容映入眼帘,高镛不由闭上眼眸,心头涌起一股众叛亲离的悲凉。

    “好,我高家督川十余年,不让诸位一条道走上黑。”高镛说着,“蹭”地抽出要腰间的宝剑,横剑于脖颈。

    燕真面色倏变,急声说道:“公子,不可!”

    “既然手下弟兄想要拿本将的人头邀功请赏,那高某就成全诸位弟兄,还请清明佳节,莫要忘了给我们高家父子上柱香。”高镛语气悲怆说着,手中那把龙泉宝剑猛地用力,顿时脖颈之上可见,一股股鲜血激射而出。

    “三公子……”

    此刻,周围哗变的蜀军将校见得此幕,也不由发出一声声惊呼之声。

    高家父子督川近二十年,可以说几乎影响了一代入,如不是剑门关城攻破,局势实在无法挽回,在场蜀军将校也未必会行哗变之举。

    如今高家兄弟三人皆死,如果算上高仲平,那就是满门死绝,下场惨烈。

    在场诸将,脸上不由现出一抹担忧之色。

    燕真默然片刻,沉声道:“田奇,尔等做的好事!”

    为首的将校田奇,脸上现出一抹不自然,说道:“燕将军,给三公子收尸,我等先行出去。”

    说着,大批蜀军将校纷纷出得军帐,整顿兵马,准备向着成都府府城的贾芸输诚。

    成都府城,总督衙门——

    轩敞雅致的厅堂之中,人头攒动,济济一堂

    贾芸正在会见一众四川本地的士绅和望族,有不少都是四川籍的致仕官僚,现在帮着贾芸平复着成都府城的局势。

    其中一位面容儒雅的中年士绅,开口道:“贾将军,不知辽国公什么时候前来成都府?”

    贾芸道:“辽国公这几天就在路上了,按照行程,大抵也就是三五天。”

    另外一个头发灰白,面容苍老的老者,清咳了一声,其人是原四川布政使邱元昌,问道:“贾将军,不知朝廷对附逆的文官是怎么处置?他们是受了高家和曾书鸿的蒙蔽,迫于无奈,朝廷是否事后秋后算账?”

    贾芸闻言,心头也有些古怪。

    当真是宦海老狐狸,还知道朝廷事后多半会秋后算账。

    就在这时,一个军将快步进入厅堂,粗犷面容之上可见喜色难掩,欣然莫名说道:“贾将军,城外的蜀军向我军打起了白旗,并提及高家三公子高镛已经自裁。”

    贾芸闻听此言,心头大喜过望,道:“走,诸位,一同去城门楼上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