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太多的反对声。

    而飞行试验室却完全让人搞不懂,按照少爷的说法,他要弄出一种可以靠机械动力,用翅膀飞行的东西上天,老天爷,机械动力?用翅膀飞行?难不成弄只铁鸟出来?

    即使在政务院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李大少爷依然义无反顾的补贴着至今还不知道要做什么的飞行试验室,虽然李恩富等人见识过少爷的神奇,见识过他富有“远大,前瞻”的睿智目光,但在飞行试验室的问题上,却依然充满了担心。

    其实李大少爷自己也很担心,因为他完全弄错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从世界各地搜刮来的数十位后世著名的飞机宗师们,还完全没有飞机的设计概念,有一些甚至还没有考虑过要弄出飞机这种东西。

    原因就是现在是1896年,而不是1903年!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技术爆炸的年代,很多东西干生产出来或许就落伍了,而莱特兄弟此时也不过是一家自行车铺的工匠,根本没有想过弄什么飞机。

    由于没有探路者,所以这些大师们来到这里后,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物,即便李默划出了很多飞机的草图,还自编了很多资料,但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给出的东西不仅杂乱,而且很多东西还过于超前,所以现在还没有任何可参考性。

    最最重要的是,动力方面几乎差点让飞行试验室夭折,即使如今檀香山已经有了可以供汽车使用的汽油发动机,第一代柴油机也即将问世,但由于重量和体积等问题,所以还不能用于飞行试验,甚至根本派不上用处!

    所以目前的飞行试验室与其说是一个实验室,还不如说是一家研究室,那些宗师和委派来的大量华人实习生,几乎上都在学习基础知识,以至于这幢大洋房如今更像个图书馆,设计师们每天都会来到这里,讨论和研究关于飞机的方案。

    发动机的小型化,如何减轻重量,使用何种材料等等,一切有关的话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讨论,然后再交给下面的加工车间,做出样品,最后在针对样品进行实验。

    可以说,这里的进度是不能让李大少爷满意的,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科研这东西不是靠金手指就可以提升的,它需要投入,也需要耐心,更需要一点点运气。

    阿德尔将望远镜递给了边上的学生,有些失神的走到了工厂里,抚摸着厂房中间中央的全尺寸双翼的木头架子,叹了口气。

    虽然少爷从未表示过什么,而且还时常通过电报将一些心得转交给自己,这几天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