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光靠海上运输风险太大了。

    就在三军纷纷研究和讨论“境外决战”思想时,为了尽量的节省开始用于重点装备建设,海军部首次咬着牙决定,答应将在新战列舰陆续下水后,以一比一的方式替换6艘公爵级,并且这次是连预备役都不保存,而是全面的淘汰。

    1907年3月1日,当董飞接任第三舰队司令一职,并把舟山群岛作为司令部后,早已准备好的葫芦岛造船厂切割下了第一块北京级使用的钢板,代表新华正式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军备竞赛,由于计划实在是太庞大,最后总参决定启用刚建设好才两年的江南重工集团旗下的江南和广州两大造船厂,这也是两厂首次获得军工订单。

    为此,***局,国家情报总局和国民警卫队首次接管了两厂的安保工作,虽然工人们有些紧张,但毕竟军工利润惊人,所以也积极配合保卫工作,厂里也加强了保密思想教育。

    但即使是江南重工旗下的几家造船厂以前都是大清的制造局,有过军舰的制造经验,可技术上和北方比还是差了些,为了加强他们的技术能力,李默向总参建议,从琉球、大连和葫芦岛三厂调集了三千名熟练技术工支援,并且开始让船舶设计院加强对两厂的技术指导,海军也派了专人去监管质量。

    不过主力舰还是不放心让他们造,所以他们主要负责后面六艘长江级轻巡和驱逐舰。

    至于潜艇被放在了夏威夷和关岛,虽然两地因为资源和材料等问题建造军舰不合算,但潜艇毕竟吨位不大,而且这也能保证两地船厂不至于无事可干。

    至于和北京级同时开工的6艘满载排水量三万吨,有效载荷一万六千吨的秦山级综合油水补给舰和4艘两万吨级的太湖级快速弹药支援舰,则全交给了拥有大型滚装轮和邮轮建造经验的台湾造船厂,他们将是“境外决战”思想和战略的最重要补充。

    直到此刻,大家才明白为何李默十年前那么疯狂的发展造船业,如今看来实在是够前瞻的,要不然即使有在强的技术,也没法短时间内转化为成品。

    南方造船厂的加入,一下子使得紧张的北方船坞得以空缺出来,这也为半年后的超级战列舰计划腾出了手脚。

    一个十年计划,让四亿两千万的庞大资金仅仅在李大皇帝手里待了不到半年,就被三军一抢而光,其中海军占去了三亿的大头,陆军也拿到八千万用于建设四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步师,最让***跌眼镜的是,空军这次竟然分到了四千万!

    要知道即便是星式发动机已经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