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也会把双翼机给掀翻。

    而且双翼机因为无法折叠机翼,如果带上它,载机量至少下降三成,也无法携带专门开发的750公斤鱼雷,如果使用更小的鱼雷,那么装药会被缩减到50公斤内,这点炸药对付别的军舰还行,对付战列舰根本就是挠痒痒。

    孟小冬摇了摇头,可惜龙牙超重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解决,据说总参已经启动了备用方案,还是专门定制了一批增强了马力的双翼机上母舰,先完成战斗力整编。

    或许等自己回去,航母就可以真正出海作战了。

    想到这里,孟小冬的心又热了起来,不管攻击机怎么样,看着战友打仗都是件难熬的事情,所以他和很多战友都在等待着真正的飞行时代的来临了。

    当他畅想着驾机进攻军舰,神往悠然的时候,忽然觉得远处的海岸线上似乎有什么东西,连忙偏了一下机翼,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望远镜。

    原本飞机侦察一般不会携带望远镜的,但由于要做到突然性和不被发现,所以侦查路线被设定在了飞入南美大陆上空较高处,利用敌人注意力都在海面的机会,尽量减少被发现的可能。

    虽然鱼鹰的续航力足够,但观察距离却远了很多,所以才额外携带了望远镜。

    当镜头从模糊逐渐清晰,孟小冬也被眼前壮观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到海面上二十艘悬挂着美国国旗远洋货轮猬集在一起,在三艘装甲巡洋舰和两艘防护巡洋舰的保护下向南驶去。

    咕咚一声。

    孟小冬似乎听见了自己的口水声,从看过的照片外形分辨,三艘装甲巡洋舰应该是英国的埃德加级,建造于1889年,排水量只有7700吨,拥有2门234毫米/l35舰炮,10门152毫米舰炮,无论是能力还是火力,都老迈了。

    用这种猎物来庆贺31舰队杀入大西洋的第一次海战,这个诱惑简直无人能挡,不过还是需要小心查看一下是否有潜艇和鱼雷舰之类的小家伙,那些东西对舰队的威胁可大多了。

    跟着船队航行了近十分钟,在确认了没有威胁目标后,孟小冬立即绕了个大圈,从船队后方数十公里外向深海飞去。

    一个小时后李秀岩从回来的鱼鹰上得到了船队的消息,立刻将它与德国潜艇发出的特征对比了一下,显示正是从美国起航的运输船队,至于那三艘装甲巡洋舰,应该是在此活动的英国乌拉圭舰队。

    这里是南美,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暂时都是中立国,不会再自己的沿海布雷,远洋护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