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零 夜战无双(二)

    @@@@@@@@@@@@

    大连。

    清晨刺耳的刹车声中,龙大司令员跳下吉普车,满脸不高兴的跳下车向船厂深处走去。

    隆隆机器声拉开了这座新兴城市忙碌的一天,因为这里是皇上的家乡,又是他在外漂泊多年归来第一站,所以很多新华人都把这里看成了龙兴之地,加上海军学院,海洋大学等等学府也建在此处,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年轻人来这里求学工作,使得这座北方最大的海港城市人口迅速突破了百万。

    人口促发了工商业的兴起,随着海运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膨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这里成为进出新华北方的必经之地。

    随着战争开始,这里愈加变得繁忙起来,从最初的混乱到如今各司其职仅仅有序,如同一部上足了发条的摆钟。

    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原来飞艇厂改扩建来的飞机厂和造船厂。

    大连飞机制造厂并不生产整机,而是专职制造机翼和尾部方向舵,现在它每年可以向位于奉天的总装厂提供1000套机翼和方向舵配件,再由那里组装起了成为一架合格的军用飞机。

    在全国像这样的厂还有很多,有造机翼的,有造内部设备的,还有轮子,油箱等等,然后通过火车源源不断运往五大总装厂装配起来,形成了一个流水化产业链。

    别看这些厂的规模不大,有些甚至只有百来位工人,但就是这些遍布全国密密麻麻的小厂,汇聚起来如今却可以每月向前线将士提供超过400余架各种飞机,随着工人们越来越熟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飙升。

    所以装备部和工业部都曾经自豪的拍着胸脯夸口,只要再给他们一年时间,年产8000架飞机和灌***一样简单。

    不过和造船厂相比,飞机大炮的产量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每天载着各式各样大型组建进出造船厂的货轮,构架起了一个更大的流水化产业链。

    10家锅炉厂,8家汽轮机厂,60多家冶炼厂、锻造厂,还有其它600余家配件厂,分布在全国19个省份,然后通过铁路和海运,构建起了一个巨大的造船流水线,从今天起,这些力量都将汇聚起来只建造一种船。

    中华轮!

    五艘样子怪异,甚至是丑陋的大型货轮静静地躺在海湾里,甲板上不时闪烁的电弧告诉大家,工作还在继续。

    “唐晓,子辰,这就是那个中华轮?咋那么难看呢?建造时间这么短,会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