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章 朝野震惊!封永乐候!元璋震撼!将计就计!允炆登基!削藩!(12/14)

    
炆皱眉:“李景隆?一个败军之将?”

    “不过是一次失败罢了,哪有将军常胜不败?”

    黄子澄解释道:“李景隆还是有能力,只不过有些贪功冒进罢了,皇孙给与他信任,令他将功赎罪,他一定会死心塌地为皇孙做事,不敢懈怠。”

    朱允炆一琢磨,眼睛一亮。

    还真是这个道理,非李景隆不可!

    李景隆第一次的大胜,证明了他的将才,第二次失败,不过是年轻气盛,贪功冒进,又不熟悉那边的地形导致。

    再给他一次机会,必将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

    “好,就如众卿所言!明日立刻宣布登基之事,且让李景隆接手皇宫防守军务!!”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个时候,谁在皇宫这样的中区枢纽之地,谁便占了优势。

    当天夜里,齐泰、黄子澄等人便连夜私下联络官员,在朝堂之上,支持朱允炆。

    这种情况,大部官员都答应的很快。

    毕竟朱允炆本就是监国。

    圣上驾崩,燕王薨逝,监国登基,顺理成章!

    到了第二日上朝,百官上朝,纷纷上奏,要求监国登基。

    三推三让之后,朱允炆故作痛心的答应。

    随后,登基的仪式迅速准备,一切从简。

    朱元璋驾崩的第七日。

    朱允炆就顺利穿上了龙袍,戴上了皇冠,接受百官觐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百官一声声的喊声传出,朱允炆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位,挥手向百官。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日。

    朱允炆登基为帝,年号建文,称之为建文皇帝。

    各地藩王得知消息,想要进京奔丧,却被一道圣旨拦住了去路,圣旨上用的是建文年号,写着先皇遗旨,藩王不得入京。

    看着圣旨上的年号和玉玺、中书省的印章,证明圣旨生效,藩王们虽然愤怒,却无可奈何!

    木已成舟,实难挽回!

    如果违抗圣旨,那便是违抗圣命!

    他们无奈,但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此时此刻,

    朱允炆坐在养心殿,坐在了朱元璋原本坐的位置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