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外有大量田产和财富的人损失惨重。

    这些东林党自然而然就将这个损失归结到了袁崇焕的头上。

    一时间,东林党人士不断地上书朱由检,要求朱由检对袁崇焕进行问罪。

    而朱由检本人也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当即,朱由检便命人将袁崇焕召回。

    另一边的袁崇焕正在北京城外御敌。

    他已经得知了北京城内的消息。

    对于北京城内的百姓和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对他的指控,袁崇焕不置可否。

    皇太极一连两次越过他的防线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他也没有办法。

    正面作战,大明军队根本不是皇太极骑兵的对手。

    所以只能龟缩在城池之内死守,等待合适的机会。

    皇太极就趁这个机会直接绕过了他的防线。

    如果自己不放皇太极进到北京城下,贸然出击迎战,那么这几年在辽东积累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而北京城这边的防务袁崇焕心中也清楚,短时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等到皇太极到达北京城下之后,他再领兵从背后夹击皇太极,那么皇太极就肯定讨不了好。

    因为正面打不过皇太极,所以袁崇焕只能用这个笨方法来应付。

    袁崇焕自己心中也很清楚,这样肯定会让大明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员们不满,但是他没有办法。

    只要朱由检相信他就可以了,其他的人的说法他可以完全忽视。

    北京城内有人说他袁崇焕私通后金,意图叛国。

    在袁崇焕看来,这简直就是笑话。

    要么就是皇太极的反间计。

    面对朱由检派人来让他回朝觐见,袁崇焕也老实的答应了下来。

    其实本来这个时候,袁崇焕甚至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只要袁崇焕能够解释清楚,朱由检说不定还能留袁崇焕一条性命。

    但是,已经有些膨化的袁崇焕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在北京城外打退了皇太极之后,袁崇焕虽然领命回朝觐见朱由检。

    但是他却提出让城外的士兵们进城修整。

    这就是彻底的触碰到了朱由检的底线了。

    袁崇焕镇守边关不力,将皇太极给放了进来,而且回援也不及时。

    现在更是要领兵进入北京城。

    这不是纯纯的要造反么。

    在加上北京城人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