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晋末长剑 >
    
 他年少成名之后,就辗转诸王府,为人争抢,反复出任文学一职。

    此职主要为宗王讲授经史、典故,写写文章,而写文章时又要用典,不然就写得不够出色,故非博览群书之人不能充任。

    文学又是宗王近臣,可想而知能获得多大的利益。

    在王府文学这个职务上,能和他竞争的人着实不多,奥妙便在于他家藏书极其丰富。

    这些东西,能轻易外传?莫要玩笑!

    但他好像也无力阻止。

    周家不是他一個人说了算,很多人迫于压力,默认了这件事,那就没办法了。

    “哈哈,陈公这仗打得痛快,让匈奴闻风丧胆,壮哉!当满饮此杯。”楼下又传来了声音,伴随着略显讨好的笑声。

    “今岁除兖州外,司、豫二州多有种冬小麦者。何也?匈奴丧胆,无力南侵,故有此幸事。”一个苍老的声音紧接着传了出来。

    很明显,这是裴康了。他说完后,还有几声附和,那是裴康带来的随员,其中包括阳翟令周谟。

    唉!周馥又叹了口气。

    他知道,从侄的前程被他耽误了,一直在阳翟令上兜兜转转,未能升迁,原因在于当初他扬言要派精兵三万北上洛阳,迎天子迁都寿春。

    “冬小麦实乃德政。”

    “确实德政,惜乎农人愚昧,愿意这么做的人不多。”

    “其实比以前多了。三年大旱、四年蝗灾,若无冬小麦,河南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汝南二十余万百姓感谢陈公的大恩大德。”

    “为此德政,满饮此杯。”

    “满饮此杯。”

    宴间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周馥懒得再听了,坐回了案几后,打算给伯仁写封信。

    荆州都督山简已经病逝,刺史王澄因为难以平定蔓延到荆州的杜弢之乱,惊慌失措之下,也不找王夷甫商量,竟然辞官不做了。

    朝廷以前中护军荀崧——对,就是那个在新安大败的荀景猷——为都督,周顗周伯仁为刺史。

    伯仁是琅琊王的人。

    周馥与琅琊王仇怨不小,不欲助他,但他对伯仁再进一步颇为期待。毕竟,如今的安成周氏,急需一个台面上的顶梁柱来为家族遮风挡雨,伯仁最适合不过了。

    只是这信写什么呢?周馥思虑良久,方才落笔。

    他先写了一下家中的情况,随后聊了聊最近听到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