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自己用,肯定赔。

    同样,星逸半导体也是如此。

    像是之前的快充芯片,想要将成本做到一元左右,王逸单款就要生产两三亿枚。

    两三亿枚,星逸科技自己消化都要一两年。

    如今对外出售,一下子多了三亿多枚芯片大单,再度加单三亿多颗芯片,直接导致芯片的成本继续下降。

    使得P1芯片的成本从之前的八毛一颗,降到五毛,加上两毛代工费,也才七毛。

    比起之前的一元一颗,又降低了30%!

    这就是规模效应。

    王逸打定主意,后续的鲲鹏芯片也会逐步对外出售。

    高端旗舰芯片鲲鹏900系列,暂时不会对外出售。

    但明年,鲲鹏500和鲲鹏510,都可以对外出售。

    等到鲲鹏900 SOC量产,外挂基带的鲲鹏700都可以对外出售。

    只要最新的旗舰芯片不卖,就不怕友商用到低端手机上,拉低旗舰芯片的档次。

    而且在销售过程中,可以加以限制。

    比如星逸半导体除了出售芯片之外,还可以提供芯片调教服务。

    只要手机厂商支付调教服务费,星逸半导体团队就会一对一地定制调教解决方案,让友商的鲲鹏芯片也爆发出强大的性能。

    而这种调教的前提,就是不能将高端芯片用于低端手机。

    否则直接拉黑,永不合作。

    实际上,除了高通的狗腿子,一般也没有哪个企业,会把旗舰芯片用于低端手机。

    毕竟旗舰的价格高,真用于低端手机,那得赔死。

    比如后年,鲲鹏旗舰对外出售,一颗SOC芯片就要三百左右。

    而千元机的总成本才五百左右,若是用上鲲鹏旗舰,直接占了300成本,屏幕再花一百,还剩下一百块,根本不够镜头+内存+闪存+电池等元器件的成本。

    只要加以限制,总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案。

    或者直接对高通的狗腿子进行封杀,直接不卖!

    届时星逸半导体和高通彻底对立,其他厂商选边站队!

    一部分手机厂商会选择高通,全系采用高通芯片。

    而另一部分手机厂商,则会选择星逸科技,全系采用星逸芯片。

    这些品牌跟着星逸科技混,自然不会做出把高端芯片用于低端手机的情形。

    至于说手机厂商成为头部供应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