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订单算是集中爆发的大单,导致我们产能紧张。如果我们疯狂加单,满足这些产能,就怕下个月,海外产能少了,我们又产能过剩!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逸明白了朱长林的担忧。

    三个字,滞后性!

    棱镜门爆发,星逸科技加单,这都是正常的。

    国内消费市场大都是个人用户的消费,很稳定,根据这个销量定加单数量,没有任何问题,不会有太大库存。

    但海外水货商,集中下单,不稳定。

    像是xphone 2pro,上个月海外销量只有300万。

    这个月棱镜门爆发,海外水货商订单量集中加单,集中爆发,海外总订单量达到了900万台!

    但是下个月呢?

    可能就掉到了五百万台。

    若是按照这个月海外900万台订单进行加单,下个月海外订单量大减,就会产生四百万台的库存!

    即将发新机,旧手机还有四百万台的库存,那问题大了。

    可若是按照五百万台的销量备货,棱镜门影响之下,万一下个月又爆了,那也是问题。

    滞后性这个东西,很麻烦。

    尤其是海外市场,都是水货商集中采购,滞后性更严重,根本没有稳定的市场行情来参考。

    朱长林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逸思忖道:“长林,棱镜门的影响短期内过不去,但海外市场的爆单也不会一直这么恐怖。实在不行,就折中下,下个月海外订单取个中间数。”

    海外市场下个月,备货900万太多,五百万台又太少。

    那就折中,来个七百万。

    这样行情好了,也不会有太大的缺口。

    行情差了,多出一两百万的库存,也能受得了。

    “好的,董事长,那我就折中处理。”朱长林点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中庸之道,或许不是最优解,但一定是最稳妥的。

    没办法,国内市场还能预测一二,海外水货销量根本没法预测。

    最终,朱长林决定,下个月的海外水货订单量,xphone 2pro按照700万台整。

    xphone 2按照500万台,xphone 1pro按照300万台。

    折中之道。

    “本质问题,还是没有国际化啊!”王逸叹了口气,但凡全面国际化,何至于如此被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