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跟着陈正威做事,每隔几个月或者半年,就大把的往家里邮钱,几个月的功夫,家里就能盖房子买地。

    这事根本瞒不住。

    只要在广州那边一打听就知道,每个县镇都有那么几個。

    而台山更是重中之重。

    现在广州那边不少人出海的首选地都从南洋变成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不过今年运到美国的多半都是从天津贩卖过来的灾民,普通人想找条船都找不到。

    加上不少猪仔船的人都被扣下塞进海军,明年去美国的船票都从80块鹰洋涨到了120块鹰洋。

    所以董恂让人去广州那边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说说那帮劳工的事!”慈禧询问道。

    “回禀太后,那个陈正威祖籍汶村陈氏,自幼在新宁生活,前两年因为杀了人,便藏匿身份,乘坐劳工船逃往美国。”

    “前两年?”慈禧正喝茶的手顿了一下。

    “回禀太后,正是光绪四年!”董恂说道。

    他得知这个消息,也有些吃惊。

    现在才是光绪六年。

    没想到那个陈正威在美国两年就闹出这么大的乱子,这么大的声浪。

    “继续说!”慈禧开口道。

    “这陈正威手下,足有上万人。最早跟着他的,都是汶村陈氏,和海宴容、颜两氏,不过随着他手下势力扩大,手下的人哪的都有。不过主要还是以广东为主!”董恂倒是打听的清楚。

    “不过我听说,那陈、容、颜几氏,大多人走地空,青壮几乎都离开本地,只有一些族老还留在当地。”

    因为那个旧金山领事的事,陈正威一些重要手下将家人都迁走了,除了来美国的,一部分在香港,还有一部分就在广州。

    “这种情况常见么?”慈禧询问道。

    “并不常见,这广州靠海,出海的劳工虽然多,不过村中仍然会留一部分青壮!不然,那地就被人占了!”董恂道。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土地了。

    “这是早有预谋了!”慈禧面无表情道,心中多了几分警惕。

    原本她是有些警惕陈正威在美国得了美国的武器,与南方的反贼勾结到一起,再闹出一场乱子来。

    尤其是现在东南数省本就不听话,大清可经不起再一次长毛贼那样的大乱了。

    对于她来说,防汉甚于防洋人,汉人的威胁远远高于洋人。

    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