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杨沅那个疯子,第一时间就会重演“和宁门故事”,从工部和户部抓人了吧?

    工部和户部要是再出事,垮的可不只是这三个部,而是整个六部都要垮了一半,其动荡的后果,想想都令人恐惧。

    谁愿意和杨沅那个不计后果的疯子来个同归于尽啊。

    析折此时也明白了沈该的苦衷,晋王有了这份供词,就有了拿捏户部和工部的把柄。

    而工部和户部是沈相公的基本盘。

    所以,在答应晋王一起围剿汤思退和大家撕个鱼死网破之间,沈相公只能保全他们,做出让步。

    “两位,还是和汤进之尽快划清界限吧。”

    沈该从侯尚书手中抽回手札,淡淡地道:“这件事的首尾,你们也要尽快处理好。”

    侯尚书和析尚书向沈该拱了拱手,无言而退。

    沈该淡淡一笑,心中不无快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汤思退是共进退的。

    两者都是保守一派,讲究的是遵从古制,治大国若烹小鲜。

    但是从个人利益上来说,同一阵营的这两位大佬之间,也隐隐存在着竞争关系。

    而且随着官家缩短宰相任期,分割宰相权利给参政,汤思退图谋宰相之位的步伐开始加快,两人之间的暗争也开始微妙地加剧。

    汤思退迁升太快,根基不稳,饶是如此,不仅吏部尚书是他的坚定盟友,一些六部官员与之也是越走越近,比如兵部侍郎张舒宁。

    对沈该来说,这都是很危险的讯号,很紧迫的危机。

    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并不是不能退。

    可是安排好一切,自己退,和被人赶下去,那是两码事。

    所以,在看到自己的基本盘有问题可供晋王利用时,他立场的转换才会如此圆润。

    ……

    随着晋王这次“偏殿议政”定下了调子,彻底调查关于杨沅的一切非议,已经明确站队的各部大员开始默契地与汤思退做切割,并且转而加入了对汤系势力的围剿。

    已经残破不堪的吏部,当然是大家攻讦的最主要目标。

    六部之中权柄最重的吏部一旦彻底垮台,谁都能从中撕一口血肉。

    湖州,方氏家族近来压力陡增。

    杨存中上一次钱塘观潮时,为了配合官家赵构“引蛇出洞”,主动请辞,离开了三司。

    赵构在湖州赐给他一座庄园,名曰“水月”。

    有庄园就有配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