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

    【对此邦子十分有同感吧(狗头)】

    【对此三国的那些被挤兑到了二三线小将们也很有同感吧(狗头)】

    天幕前。

    刘邦气的跳脚,脸上满是恼火。

    “这些后世子孙!这些后世子孙!!可恶啊!!”

    还有完没完了,怎么老是揭人家伤疤吧!!

    还逮着他一个人可劲儿的霍霍!!

    三国。

    别人还没说什么,司马懿先急眼了。

    他拍着桌子震怒起来。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吧!!暗示谁呢这是?!我就是打不赢诸葛亮怎么了?怎么就二三流小将了?!”

    一旁众人一言难尽。

    不是,咱寻思人家也没点名道姓啊。

    ……

    【至正十二年】

    汤和离开了家乡凤阳小村。

    怀揣着属于自己的雄心壮志去参军了。

    甚至比朱元璋还要早一些。

    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出身贫困家庭的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到底多么艰难,不言而喻。

    临走时,衣着朴素的青年站在村口遥遥回望,眼中流露出一抹担忧。

    “重八哥……”

    他与朱元璋的关系,不仅仅是同乡那么简单。

    二人的家不过隔了条街,从小便一起长大。

    汤和从小就是孩子王,喜欢统率群童,性格活泼勇敢。

    但身为孩子王的汤和,却在面对一个人时,总是下意识的发怵。

    朱重八。

    他性格稍冷,从小就不爱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在,自然比不上汤和在孩子们里有威信。

    但汤和却始终对他很客气——不如说是有些敬畏了。

    这似乎是属于他的某种动物般的本能。

    哪怕朱重八什么都没做,甚至不怎么搭理他,但汤和就是不敢冒犯他。

    如此时间久了,汤和自觉挺熟了,便厚着脸皮凑上去喊一声哥。

    后来,汤和越长越高大,力气要比旁人强上一大截。

    终于有一天,汤和决定去从军。

    临走前,脑海里浮现朱重八的模样时,他只犹豫了一刹便放弃了。

    朱元璋的家庭要比他更艰难些。

    因为地主无德,姊妹众多,父母不堪重负,那种情况下,朱元璋想要抽身的阻力比汤和要更加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