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是从一而终讨厌范仲淹的,全都火烧屁股一跳三尺高。

    卷王你爱卷自己卷不就得了,怎么还带着拉上大家一起卷呢?!!

    京官先疯,地方上跟着疯。

    当官的疯完大地主也疯。

    只要是当时的既得利益阶层,范仲淹的这几条政法几乎都得罪了个遍。

    于是,庆历新政刚推行不到一年,全国上下便形成了一股格外团结一致的浪潮。

    ——反范仲淹潮。

    大家以前别管有什么仇什么恨,必须得想个法子把这不安生的老小子给弄下去——否则这日子谁也别想好过。

    庆历新政推行的每一日,弹劾范仲淹的折子都纷纷杂杂如雨一般未曾断过。

    仁宗呢。

    他一开始是相信范仲淹,立场很坚定的。

    而范仲淹此人,一生清正,几乎没有任何小辫子给人抓。

    哪怕满朝官员都在疯狂揪,也愣是久久揪不出来。

    揪不出来怎么办?

    嘴长在人身上,还不能编么。

    那些构陷之言,仁宗一开始当然都不信。

    还常常笑呵呵的宽范仲淹的心。

    “爱卿放手做,朕自笃信你的品行!”

    后来。

    “陛下你就信吧!姓范的在朝中纠结朋党,权利日盛,改日一个不顺眼就像霍光那样把你换了!”

    仁宗笑容突然僵住了脸上。

    其实,这种威胁对皇帝来说实在是笑话。

    哪怕不是强势的皇帝,哪有臣子说换就换一说,霍光那种实属特殊情况。

    但仁宗扪心自问。

    ……自己好像确实没啥本事,如果不是托生到了帝王家,恐怕就是范仲淹要革除的那些“咸鱼”“混子”“废物”中的一员了。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仁宗无嗣。

    ……

    仁宗一生就有仨儿子,全都夭折了。

    此后任他百般折腾,跟皇后闹离婚,在皇宫内开yin趴,求赤帝神像……总而言之是四方求子。

    【因宠幸美人尚氏、杨氏,以“无子愿入道”而废郭皇后(没成,范仲淹不许)】

    【七月、八月来,所闻又甚,或言倡优日戏上前,妇人朋淫宫内,饮酒无时节,钟鼓连昼夜。】

    【置赤帝像于宫中,以祈皇嗣】

    其中第二条闹的自己“圣体不豫”“大病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