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又娶了一个妻子,不到一年,也撒手人寰。

    胥氏为他留下的那个孩子,也在五岁那年夭折暴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仿佛非要他受尽苦楚,饱尝磨难。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繁华璀璨的洛阳城,花灯铺满了长街,少女追逐着笑闹。

    一袭长袍的文人孤寂的扶着桥栏行走于闹市,满身霜雪。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欧阳修又又又娶了一个。

    薛家三女,名门之后。

    还算幸运,她往后余生伴他身旁,无论贫穷富贵,无论高官小吏。

    【夫人生于富贵,方年二十,从公涉江湖,行万里,居小邑,安于穷陋,未尝有不足之色。】

    1043年,欧阳修作为范仲淹派系卷入庆历新政的旋涡。

    失败后,朝廷贬谪清算。

    范仲淹、韩琦、富弻这些领头的无一例外全部被贬。

    欧阳修因资历尚浅逃过一劫,当时朝中多同情范仲淹,但也不乏有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之辈。

    他无法容忍。

    青袍文人冷冷的盯着那些口出狂言之辈,多年的官场生涯,却始终无法浇灭的。

    ——那暗藏于心底的桀骜和骄狂!!

    世人磨不灭我的棱角,我不肯圆滑的世故,若天下不公,便要我做那烧灼不公的烈火!!

    他一个一个的上谏参那些冷嘲热讽之辈。

    用词辛辣,直戳痛点,阴阳怪气的骂他们“见风使舵,虚伪卑鄙”。

    倘若文正公有错,也轮不到尔等狺狺狂吠。

    递上这些奏折时,其实欧阳修已然明白后果。

    很快遭人构陷,被泼了一身脏水,歹毒至极的说品德不修和外甥女私通。

    欧阳修并不意外。

    唯一需要交代的。

    是妻子。

    他坐在书案前,抿着唇一笔一划的写。

    “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横身当众怒,见者旁可栗……小人妄希旨,论议争操笔。”

    他写:而我岂敢逃?

    他写:一身但得贬,群口息啾唧。

    他写: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