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因此,李昭的这一项政策,还真的是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

    这也是诸位大儒们最不能理解的地方,身为学员,不是应该好好读书吗?

    为何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他们不理解,但也没反对。

    因为李昭给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朝堂只有那么大,位置都是固定的,往后读书人却越来越多,加上科考的一批人全部都在挤这些位置。

    最终被录取的一定只是少数人。

    那么剩下的人呢?

    继续蹉跎一生?

    继续碌碌无为?

    读书的出路不应该只是为了当官。

    造福老百姓,也并非只有当官才可以。

    难道说,木匠、工匠、瓦匠、修路的人、挖运河的人,就对国家没用了?

    既然这么多人都是浪费掉的,为何不利用起来呢?

    读书人本来在这个时代就难得,但随着交州学院的普及,读书识字的人会越来越多。

    难道指望朝廷安顿这些读书人吗?

    既然朝廷不能,那为何不能培养他们其余方面的能力?

    就像医学院,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后就是能行医治病的大夫,放在哪里都能谋生,造福百姓!

    大夫越多,就可以救治更多的人。

    这个时代缺的不就是这些人吗?

    行军打仗不要大夫吗?

    谁又离得开大夫?

    这群人创造的价值难道就一定是比读书当官小的吗?

    更何况,很多读书人没有考中,郁郁不得志,还会写出大量的批判诗词,说朝廷和你们的不好,你们乐意听?

    我李昭带着他们走其他的道路,让他们发光发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又有何不好?

    他们如果愿意教书呢?

    那不是天大的功德吗?

    他们如果愿意搞研究,那更好吗?

    因为他们比不会读书识字的人做起来会更容易,不需要单独配备记录人员,可以自己一边记录一边做。

    这难道不是好事?

    现在交州缺人才有些厉害,更别说其余八位皇子那边,一直都在催促。

    如果最终都没有人才走出,全部都去朝堂当官,当地该如何稳固与发展?

    还是诸位希望现在就开始夺嫡之争?123小说网_www.123xs.fu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