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除了赵光义造反,他实在想不到皇位怎么到了赵光义的手里。

    此刻他的心中思绪万千,迅速思考对策。

    赵光义肯定是要除掉的,他要把皇位顺顺利利传给自己的儿子。

    不过赵光义已经做大,想要除掉还需要花费一些心思。

    但他不着急,既然已经知道赵光义造反,只要多加提防,再慢慢对付就行。

    他还是非常有自信可以除掉赵光义的。

    直到这个时候,他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大宋后面的皇帝那么窝囊,一点都不像他。

    原来都是赵光义的种,怪不得没有他一丁点的勇猛。

    看到大宋后面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更加坚定了他要除掉赵光义的决心。

    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可不想被窝囊废糟蹋成这样。

    宋真宗赵恒:朕就知道会这样,如果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

    在天幕说到泰山封禅的六位帝王时,他就已经预料到后世人又要嘲讽自己,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反正他已经看出来了,后世人只要说到大宋,就少不了对他的辱骂讽刺。

    此刻他的心很累,深深的叹了口气,后世人根本就不懂他。

    大宋和辽国长达25年的战争,让大宋多少将士死去,给大宋带来了多么沉重的灾难。

    他也是为了大宋的和平稳定才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的。

    他为了大宋百姓和平安宁,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怎么了?后世人至于这么辱骂他吗?

    他不过每年给辽国一些金银,就可以给大宋带来和平,这么好的买卖为什么不做?

    和每年与辽国大战所花费的军费相比,这些金银简直不值一提。

    花费不足军费百分之一的金银就可以给大宋带来和平,他如此大的功绩去泰山封禅理所应当。

    事实证明,签订檀渊之盟后,大宋和辽国就再也没有打仗了。

    他给大宋带来和平,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宁,难道不好吗?

    就因为他签订檀渊之盟,没有和辽国硬刚,后世人就对他大加嘲讽,他对此非常不满。

    在他看来,后世人就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痛。

    打仗是要死很多人的,他大宋的好男儿死再多不心疼是吧!

    他相信要是把那些嘲讽他签订檀渊之盟的后世人拉去和辽国打仗,保证那些后世人跪求他去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

    他和辽国签订檀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