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韦坚、杜有邻、杨慎矜等人被冤入狱也是李林甫一手造成的。

    李隆基:来人,将李林甫拖下去,押入大牢。

    李林甫:陛下,臣冤枉啊!

    李隆基现在看到李林甫就心烦,哪里还愿意听他喊冤,当即就让侍卫把他带下去了。

    李隆基:传朕旨意,将韦坚、杜有邻、杨慎矜三人无罪释放。

    周围的群臣:陛下圣明!

    处理完李林甫后,李隆基安心不少。

    经此一事,朝堂的矛盾将大为减缓。

    不过,他也知道还不能松懈,光解决李林甫一个人还不够,还要彻底肃清朝堂。

    “从经济方面分析,大唐初期实行均田制,给官员和百姓都分了土地,极大的推动了唐朝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随着全国可耕荒地的减少,均田制逐渐被破坏,贵族、官僚、富商等兼并土地的现象愈发严重。”

    “与此同时,百姓赋税沉重,天宝时期农民需要缴纳繁重的税赋,导致逃户激增,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逃税和活命四处逃散,据记载天宝时期的逃户总数超过五百万。”

    “安史之乱爆发后,这些失去土地的逃户纷纷加入叛乱,导致战乱一直持续七年之久。”

    看到五百万的逃户,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气,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这怎么可能呢?他的开元盛世一片繁荣的景象,怎么会有这么多无家可归的人呢?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他的盛世大唐万国来朝,繁荣昌盛,不可能有逃户,更不可能有五百万之多。

    他身处繁华的长安城,从未见过这么多逃户,也从未听说过这么多逃户。

    突然,他愣了一下,随即想通了,全都明白了。

    不用说,肯定是李林甫粉饰太平,从不和他说逃户的事,让他误以为大唐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

    现在一切都搞清楚了,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也说得通了。

    他之前还一直震惊于七年之久,安禄山手上的叛军不可能打七年。

    原来如此,五百万逃户的话,一切都说得通了。

    他深深的懊恼与自责,自己身为大唐的皇帝,居然被奸相蒙蔽双眼,看不到底层老百姓的疾苦。

    五百万逃户的产生,可想而知失去土地的老百姓数量有多么庞大。

    他深吸一口气,深知大唐的根基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