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李承乾的不务正业,李泰可积极主动多了。”
“在李承乾忙着装突厥人时,李泰决定出本书,一本装进大唐的山川古迹、风土人情的地理书。”
“李世民可太高兴了,说这么大的工程可别把我儿累着了。”
“于是,李世民下令允许李泰开文学馆,自主招募天下才俊一起写书。”
“要知道,李世民当年还是秦王的时候也开过文学馆,后来帮李世民抢皇位的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当时文学馆里的学士。”
“因此大家纷纷传言,李世民这是有改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了。”
李世民:这么一看,是朕考虑不周了,给大家传递了错误的信号。
他之所以对李泰这么宠爱,也是为了补偿而已。
毕竟老大已经是太子,以后注定要继承大唐江山,也不需要他再怎么优待。
因此他想着补偿一下李泰,才给李泰册封那么多官职和地盘。
至于后面允许李泰开设文学馆,以他目前的心态来看,八成是考虑不周了。
即便太子腿瘸了,他也不会轻易更换太子之位。
毕竟太子事关重大,关乎大唐的江山社稷,一旦更易太子容易造成江山社稷不稳。
听到这里,他已经有些明白太子为什么会冒着风险造反了。
严格说起来,也有他的一部分原因。
要不是他过度宠爱李泰,也不会对太子造成那么大的压力,以至于最后铤而走险。
“这些传言,当然也传到了李承乾和李泰耳中。”
“李承乾急了,李泰飘了。”
“李泰觉得自己当皇帝那是早晚的事了,对大臣们开始趾高气扬。”
“哪个大臣要是遇到他没有下车行礼,他就会觉得是对他不够尊重,就跑去给李世民告状。”
“李世民就对群臣说了,你们对李泰尊重一点,人生无常,万一哪天太子出点意外,没准李泰就是你们的新主子。”
“如果伱是太子,听到这话你会作何感想?”
“于是李承乾想着与其乖乖等着被废,不如向老爹学习,先下手为强。”
“可惜太子的谋反计划还没落地,就被人举报了。”
“李承乾被李世民流放去了四川,没过多久抑郁而终。”
李世民:哎,太子有此下场,朕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
他不知道后来的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