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赞康有为有悲天悯人之心,经天纬地之才。”

    “康有为觉得拥有兵权可以救光绪的,就只有袁世凯一个人了。”

    袁世凯:我一个前途大好的有志青年,才不愿意和维新派搅合在一起。

    一开始光绪皇帝要任用康有为变法,慈禧太后没有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他秉承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跟维新派接触。

    他倒也不是说支持变法,变法不变法的和他也没有关系,只要不侵犯他的利益就行。

    可随着光绪和慈禧的矛盾越来越大,他就再也没有和维新派走动了。

    毕竟一边是没有实权的光绪和不懂政治的康有为,一边是深谙政治斗争掌握实权的慈禧。

    既然光绪和慈禧闹矛盾,他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选择站队慈禧再正常不过。

    “9月16日和17日,在康党的上书要求之下,光绪接见了袁世凯。”

    “当时袁世凯还是荣禄的直接下属,光绪言明嘉奖袁世凯训练新军有功。”

    “并使袁世凯脱离荣禄,直接对光绪负责。”

    “此时似乎光绪还完全不知道康有为武装政变的意图,而康有为、梁启超听到消息,拍案叫绝。”

    “天子圣明,袁世凯现在必定是喜而图报,皇上是在给我们暗示,让武装政变继续下去。”

    “康有为、梁启超冒险决定一边向英国、日本求救,一边鼓动袁世凯。”

    “此时正值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以布衣身份来华,伊藤博文是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

    “而当时的东亚局势是日本和英国结盟对抗俄国,康有为的外交主张一直是连英国和日本来抗衡俄国。”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又是效仿日本,对伊藤博文是极致推崇。”

    “早有聘请伊藤博文为改革顾问之意,光绪也有此意,准备20日召见伊藤博文。”

    “听到此消息的保守派觉得时机已经到了,9月18日下午,后党成员上奏慈禧。”

    “言明康有为排斥老官僚,培植党羽。”

    “现在伊藤博文来京,将要专政权柄。”

    “后党官员言明祖宗所传之天下,将要拱手让人,慈禧听完震动。”

    “18日,光绪从颐和园回宫。”

    “当日下午,慈禧收到奏折,当即决定第二天回宫。”

    “就在慈禧决定回宫的当天,康有为的政变也开始了。”

    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