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废了,连一个镇压北洋军的人都没有。

    刘彻: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在武昌起义成功的那一刻,清政府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灭亡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全国各地相继发动起义,并取得了成功,清政府所做的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派不派遣袁世凯发兵镇压起义,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那种情况下,即便袁世凯执掌军权镇压了革命党,拥兵自重的袁世凯也不可能听命于清政府。

    全国发动起义,当兵权到袁世凯手里的那一刻,也不过就是延迟清政府的灭亡。

    一个将皇权发展到巅峰的王朝就此轰然倒塌,多多少少让他内心很受触动,心中难免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慨。

    “10月27日,袁世凯端起架子走马上任,换掉了徒劳无功的印昌。”

    “并在当天任命冯国章为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将前线事宜交由冯国章全权负责。”

    “10月28日上午,北洋第一军开始向汉口发动猛攻。”

    “革命军与北洋军反复争夺阵地,终因后援不济,革命军被迫后撤。”

    “29日,北洋军用重炮轰击革命军的炮兵阵地。”

    “由于革命军的炮兵目标暴露,加之火炮口径也有差距。”

    “一场炮战下来,革命军又是损失惨重。”

    “随后北洋军在优势炮火的支援下不断向前推进,革命军被迫与北洋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31日,厌烦了巷战的北洋军用重炮轰击今天武汉沿江大道上段的大片街市。”

    “炮击之后,冯国章又下令放火。”

    “冯国章认为,汉口兵民一家没有分别。”

    “为防止革命军藏于街市,必须将汉口烧为焦土,让革命军无处藏身。”

    “随着一把大火,如今武汉沿江大道四宫殿码头至龙王庙一片被烧的是精光不剩。”

    “眼看汉口已无法固守,革命军只能退守汉阳。”

    “11月1日,革命军从龙王庙渡船过汉江,选择在龟山和汉阳铁厂构筑阵地。”

    “北洋军则在同一天占领汉口,之后20多天,北洋军与革命军争夺汉阳。”

    “战至11月27日,汉阳失守。”

    “北洋军占领龟山炮台,将炮口对准长江南岸。”

    “这场历时41天的阳夏之战,革命军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