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
“战后,曹锟对军事无所欲求,开始专心研究怎么做大总统。”
“见曹锟要上位,徐世昌只好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
“之后的一年,赋闲许久的黎元洪复任大总统,当然他只是临时拉来撑场子的。”
“曹锟为了专心竞选,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
“从此时开始,吴佩孚取代曹锟成为直系事实上的老大。”
“当时美国的时代周刊发专刊报道,称吴佩孚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不过,美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显然只是一知半解的水平,直系当时的情况并没有美国人认为的那么强大。”
“因为就在吴佩孚崛起的同时,另一个人也悄然崛起了,这个人就是冯玉祥。”
曹锟:难道是因为我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这才导致我直系败于张作霖之手的吗?
原本他还思考直系的优势明明如此之大,最后怎么还会在直奉大战中失败呢!
现在从主播口中得知自己后来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他好像有些明白直奉大战为什么会输了。
至于为什么会把兵权交给吴佩孚,他此刻心中大致猜得到什么原因。
虽说外界传言吴佩孚功高震主,但他根本就不会相信吴佩孚兵变夺权,肯定是他自己自愿交权的。
在皖直大战中,仗是吴佩孚打赢的,因此他对吴佩孚非常信任。
他虽然和吴佩孚时常不和,但是每逢紧要关头,他们两人都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其实他和吴佩孚之间,就是一出将相和。
虽然彼此间矛盾不断,当时他们两人的利益早已经完全捆绑在了一起。
所以无论两人出现任何情况,但是当威胁真正到来的时候,枪口都是一致对外的。
这一点,不仅是他,就连吴佩孚也深知这一点。
正因为他对自己和吴佩孚都很自信,才非常确信吴佩孚不存在兵变夺权的情况,肯定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交权,他此刻大致也能猜得到原因。
自己的才能有限,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而吴佩孚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从皖直大战中轻松打败段祺瑞就可以看得出来。
再加上主播提到的直奉大战中,吴佩孚只用了六天时间就横扫了张作霖的数万大军。
也正是因为对吴佩孚的能力的认可,他自知平庸,
“战后,曹锟对军事无所欲求,开始专心研究怎么做大总统。”
“见曹锟要上位,徐世昌只好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
“之后的一年,赋闲许久的黎元洪复任大总统,当然他只是临时拉来撑场子的。”
“曹锟为了专心竞选,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
“从此时开始,吴佩孚取代曹锟成为直系事实上的老大。”
“当时美国的时代周刊发专刊报道,称吴佩孚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不过,美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显然只是一知半解的水平,直系当时的情况并没有美国人认为的那么强大。”
“因为就在吴佩孚崛起的同时,另一个人也悄然崛起了,这个人就是冯玉祥。”
曹锟:难道是因为我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这才导致我直系败于张作霖之手的吗?
原本他还思考直系的优势明明如此之大,最后怎么还会在直奉大战中失败呢!
现在从主播口中得知自己后来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他好像有些明白直奉大战为什么会输了。
至于为什么会把兵权交给吴佩孚,他此刻心中大致猜得到什么原因。
虽说外界传言吴佩孚功高震主,但他根本就不会相信吴佩孚兵变夺权,肯定是他自己自愿交权的。
在皖直大战中,仗是吴佩孚打赢的,因此他对吴佩孚非常信任。
他虽然和吴佩孚时常不和,但是每逢紧要关头,他们两人都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其实他和吴佩孚之间,就是一出将相和。
虽然彼此间矛盾不断,当时他们两人的利益早已经完全捆绑在了一起。
所以无论两人出现任何情况,但是当威胁真正到来的时候,枪口都是一致对外的。
这一点,不仅是他,就连吴佩孚也深知这一点。
正因为他对自己和吴佩孚都很自信,才非常确信吴佩孚不存在兵变夺权的情况,肯定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交权,他此刻大致也能猜得到原因。
自己的才能有限,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而吴佩孚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从皖直大战中轻松打败段祺瑞就可以看得出来。
再加上主播提到的直奉大战中,吴佩孚只用了六天时间就横扫了张作霖的数万大军。
也正是因为对吴佩孚的能力的认可,他自知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