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恩,萧耀南绝对不会。”

    “然而还是那个老问题,吴佩孚性格太差,在外仇敌太多。”

    “这时候就连萧耀南也害怕受到牵连,派兵封锁了平汉铁路,不让吴佩孚进湖北。”

    “结果半年前还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呼风唤雨的吴佩孚,此时竟然沦落成了一个无处可归、四处漂泊的流浪汉。”

    各朝古人对吴佩孚的遭遇唏嘘不已,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不过大家对吴佩孚的这种境遇倒也没有多少意外,毕竟这种例子再正常不过。

    吴佩孚身居高位时,周围的人自然巴结奉承,一个个老老实实的。

    可一旦吴佩孚虎落平阳,那就只有被犬欺的下场。

    但大家也非常明白,从高处跌落也并非一定会被人欺,这和个人品性息息相关。

    要是吴佩孚身居高位时体恤下属,令众多下属心悦诚服。

    此刻吴佩孚落魄了,肯定不会落得不受大家待见的下场,定然会有受其恩惠的下属的拥戴。

    只是有些可惜,吴佩孚此人品性不行,对待下属苛责严厉,令之前的下属心生怨言,才导致如今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吴佩孚的遭遇也让各朝很多上位者警醒,不可一味地苛责下属,以免将来某一天遭受反噬。

    “吴佩孚在鄂豫边境待了一段时间后,鄂军第一师师长寇英杰看不下去了。”

    “寇英杰早年受过吴佩孚的恩惠,他的师长职务就是吴佩孚授予的。”

    “所以看到吴佩孚狼狈不堪的样子后,寇英杰就私自打开了省界关口,还为吴佩孚安排了住处。”

    “后来,早年同样受过吴佩孚恩惠的湖南督军赵恒惕和四川军阀杨森找萧耀南说情。”

    “说要是没有吴大帅,你小子能有今天的地位吗?”

    “萧耀南被说的甚是惭愧,便派人把吴佩孚迎到了武汉。”

    “但来归来,萧耀南事先和吴佩孚立了君子之约,湖北的事吴佩孚不能插手。”

    “就这样,吴佩孚在武汉做了九个月的寓公。”

    “1925年9月,奉系强势插足长江流域,眼看自己的地盘要落入奉系手中。”

    “此前投靠段祺瑞的孙传芳这才幡然醒悟,决定联合东南五省的直系督军反击奉系。”

    “但是,由于大家都是督军,各不服谁,需要找个有地位有声望的人出来牵头。”

    “于是孙传芳等人便给萧耀南拍去电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