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打仗没什么技巧,一向靠蛮劲取胜。”

    “正所谓不怕硬的就怕横的,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

    “别人蛮横,他不要命,也正是因为敢玩命,所以他才被称为名将。”

    “然而,吴佩孚这次却遇到了钢铁般的对手。”

    “他吴佩孚敢玩命,第四军和第七军也敢玩命,而且比他还更横。”

    “在这场搏命之战中,北伐军表现出的惊人的英勇气概让吴军胆寒。”

    “战斗期间,吴军督战队一连砍杀九名团、营长,但无济于事。”

    “见阵线崩溃,吴佩孚只得长叹一声,率残部退至江夏部署防线。”

    “1926年9月1日,北伐军向江夏发起进攻。”

    “江夏距离武昌也就五十里,不能再失,于是吴佩孚再次率督战队到前线乱砍乱杀。”

    “吴军上下早就恨透了督战队,见战也是死,退也是死。”

    “溃兵们心一横,拔枪就向督战队射去,打死吴佩孚身边的副官一人,打伤卫士二人。”

    “吴佩孚看到人心涣散,自己的三板斧不管用了,只得带着溃兵退入武昌城。”

    韩信:打仗不怕死固然重要,但行军布阵也同样重要。

    在他看来,吴佩孚被称之为名将,有些侮辱名将这个词。

    想要成为名将,指挥作战绝非仅靠蛮劲,也并不是要把士兵培养成死士。

    在战场上敢玩命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想要取得一世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毕竟你作战不怕死,总会遇到比你更加不怕死的对手。

    到了那个时候,战败也就是可以预见的。

    吴佩孚一味让督战队到前线乱砍乱杀,更加让他看不起,这是无能将领的表现。

    如果打仗只靠督战队逼着将士死战就可以胜利的话,那胜利未免太过容易。

    士兵也是人,也同样会害怕,尤其是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

    要是在局势本就接近溃败的情况下,还要采取督战队这种高压方式,那士兵临阵倒戈也就是必然的。

    所以吴佩孚手下的士兵临阵造反,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就以吴佩孚的统率能力来说,他是极为不看好的,断定此人最后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退守武昌之初,吴军第八师师长刘玉春哭丧着对吴佩孚直言。”

    “大帅,一切都不成了,您赶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