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木牛流马的制造之法并未流传下来,据传南北朝祖冲之复制出了木牛流马,但其制作方法依旧没有流传下来。”

    “所以,至今人们仍不知其具体制作方法。”

    诸葛亮:没想到后世人对我的木牛流马这么感兴趣,既然如此,那我把制作方法记载下来。

    说起来,他在军事武器方面的发明,倒是一直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记得他在北伐的过程中,遇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困扰。

    为了解决粮食运输的办法,他这才制作出木牛流马。

    对于后世惦记他的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他还是比较骄傲自豪的。

    毕竟以后世的繁荣昌盛程度来看,拥有很多比木牛流马厉害百倍的东西。

    可如今后世并没有还原出木牛流马,这让他不得不感到自豪。

    “诸葛亮随刘备到益州之后,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稳固政权、改善民生。”

    “首先是开源,壮大财源基础。”

    “生产上,诸葛亮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保重农业生产,又大力发展桑蚕放牧养鱼等副业。”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重视工业发展,提倡百姓织锦致富。”

    “诸葛亮积极开拓蜀吴之间的蜀锦贸易,使经济成为蜀吴同盟的重要支柱。”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规范户籍,组织移民垦荒,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诸葛亮还实行盐铁国家专营,确保财政收入。”

    “除了开源,诸葛亮也重视节流。”

    “蜀汉政权建立伊始,便遭遇了大旱。”

    “诸葛亮颁布禁酒令,好节约粮食供民众所需。”

    “诸葛亮还压缩军队和政府编制,减少财政开支。”

    “另外,诸葛亮还让部分军队去屯田开荒,令军队粮食自给,以便减轻财政开支。”

    “另外,诸葛亮以身作则,强调官员将士应节俭生活,水平与普通百姓相同即可。”

    “同时,诸葛亮还改革奢靡的丧葬风俗,强调薄葬,减轻民众经济负担。”

    “诸葛亮协助刘备在全蜀范围推行直百五铢钱,用面额较大的新钱直百五铢钱替换旧钱汉五铢钱。”

    “即差不多大重量购买力却高出了很多倍,因而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民众的财富掠夺。”

    “在平定蜀地南部少数民族叛乱之后,诸葛亮采用不留兵、不运粮这一政策,减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