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苦苦相求,他也无动于衷。”

    “原来袁绍最爱的小儿子生病了,这个儿子长得最像他,又高又帅,他生怕行军后有个好歹。”

    “所以现在根本没有心情去打仗,就这样错失了最好的一次机会。”

    “而刘备由于迟迟没有得到袁绍军报,眼看曹操大军一日后到达,于是便准备采用张飞的劫营之计。”

    “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曹操大军在刚到达徐州后,便折断了红色牙旗。”

    “曹操问郭嘉,这主什么吉凶?”

    “不主别事,今夜刘备必来劫营。”

    “张飞、刘备一冲进曹操营寨,就被四面八方的曹军包围。”

    “刘备见势不妙,果断放弃指挥,第一时间杀出重围,此次东征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李隆基: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彻底奠定其统一天下的根基,这功劳可以说全在郭嘉身上。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从中可以窥见郭嘉对三国局势的重要性。

    郭嘉在曹操帐下其实并没有出谋划策多少,反而一直在帮曹操做决策,可以说是一位盖世谋臣。

    曹操有郭嘉这样的肱股之臣,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遇到这样的臣子。

    曹操身为宦官之后,为时人所看轻,实则其为人甚有胆谋,可以成就大事。

    曹操时任天下大将军,封武平侯,地位尊崇之至。

    曹操在谋士戏志才死后就一直很想找寻得心意的谋臣,接替前者的位置。

    这个时候,曹操麾下的荀彧向其推荐了郭嘉。

    郭嘉来到曹营后,和曹操一起共论天下大事。

    席间曹操被郭嘉的见解深深折服,对郭嘉的礼遇非常之高,两人甚至到了同寝同食的地步。

    但不得不承认,以郭嘉后来帮助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来看,郭嘉完全担得起曹操这么高的礼遇。

    如果他的大唐也有臣子能有郭嘉这样的才华,他也愿意给予这么高的礼遇。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起兵三十万进攻曹操。”

    “曹操先后在白马与延津之战中取得胜利,但敌强他弱的局势并没有改变。”

    “三月,孙策派遣使者来许昌进贡,顺便打探一下曹操的虚实。”

    “曹操与众臣都惧怕孙策会从南边进攻,就有了求和袁绍的想法。”

    “但郭嘉却说孙策性子急,谋略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他日必定死在小人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