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璋仅剩下广汉城和成都两座城池,能抵抗刘备的进攻。”
“在此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如审时度势趁早投降,以安百姓,以保后嗣。”
“刘璋深思熟虑之后,并没有回信。”
“建安十九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溯江而上,攻占巴郡。”
“同年夏天,刘备攻破广汉城,与诸葛亮、张飞等人合兵一处,兵临成都城下。”
“刘备围城数十天,刘璋投降,刘备占据益州。”
曹操:我收揽天下聪明而有才略的贤能之士,几乎招揽了全天下的英才,唯独没能得到法正这个人。
曹操:法正能清楚地看到事情的成败,有奇谋妙算,但是不以品德清白著称。在我众多谋士之中,法正大概能与程昱、郭嘉二人相当。
刘备:法正腹中有良策,能够预料世道兴衰,投身在我的手下,为我提供建议和咨询,无论是临时考虑还是长期谋划,都能把事情的道理和关键看得很透彻。
孙权:法正首鼠两端,怀有二心,为刘璋谋划却不忠不义,可谓罪臣。
刘璋虽然愚蠢,但能坚持采纳下属的建议,不算是昏庸的君主。
法正虽有君臣之义但行为不端,身为臣下而名不副实。
进不能明确分析形势发展,如韩嵩进谏刘表那样。
退不能断绝关系直接逃走,像陈平、韩信离开项羽那样。
“当初,刘备兵围成都时。”
“蜀郡太守许靖打算翻墙出来投降,事情败露没有成功。”
“刘璋因为眼下危亡的局势,没有诛杀许靖。”
“后来刘璋投降,刘备因为这件事而看不起许靖,不想任用他。”
“法正劝谏刘备,认为许靖虽然是徒有虚名但没有实际才德的人。”
“但是如今益州才安定下来,任用许靖这种有虚名的人能够让当地士族迅速归附。”
“如果不礼待许靖,反而会被天下人误认为不尊重贤才。”
“刘备听取了法正的建议,于是对许靖愈加厚待礼遇。”
“刘备既定益州,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兼任扬武将军。”
“在外负责治理成都地区的事务,在内则倚仗为主要谋臣。”
“法正掌权后,对过去帮助过自己的人,报答恩德。”
“对过去得罪自己的人,加以报复,还擅自诛杀诋毁自己的几个人。”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