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得知齐国已有新君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企图武装干涉来夺取君位。”

    “双方在乾时会战,管仲建议当趁小白人心未定速攻。”

    “但鲁庄公不听管仲的话,结果遭遇伏击。”

    “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逃回鲁国。”

    “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

    “齐桓公为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

    “叫鲁国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

    “鲁庄公得知后与大夫施伯商量,施伯认为齐国要管仲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为了任用他为政。”

    “因为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他为政的国家必然会富强称霸。”

    “假如管仲被齐国任用,将为鲁国的大患。”

    “因此施伯主张杀死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

    “但鲍叔牙用计称齐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杀管仲。”

    “且鲁庄公新败,听说齐国大兵压境,早吓得心颤胆寒,没有听施伯的主张。”

    “在齐国压力下,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擒住准备送还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

    “管仲清楚这是鲍叔牙的计谋,于是让押运工人快马加鞭赶去齐国,最后平安到了齐国。”

    “经鲍叔牙的建议,齐桓公同意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

    “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

    “齐桓公迎接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

    “斋戒三日之后,齐桓公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嬴政:管鲍之交,令朕羡慕。

    可以说管仲能成为齐桓公的座上之宾,多亏了鲍叔牙这个生死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好朋友,两人友情很深。

    他们俩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

    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

    管仲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

    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

    鲍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