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嬴政四处巡视,平定了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叛乱,其中也有李斯的参与。”

    “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李斯认为国家治理应根据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

    “而不应从古人出发,要求国家需要有统一的思想。”

    “于是李斯主张思想上禁止异说,统一思想,建议秦始皇焚书。”

    “李斯不仅主张一切以法行事,依法治国,而且认为法治当严,主张严刑峻法。”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不同,同一个字往往有几种不同的写法。”

    “文字的差异,对于推行中央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和文化的传播、经验的交流都是极大的障碍。”

    “于是李斯奉秦始皇的命令,主持统一文字的工作。”

    “李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整理出一种笔划较战国时期简便,写法一致的文字。”

    “并自己动手,写成范本,颁行全国,称为小篆,废除了其它异体字。”

    嬴政:焚书事件是李斯鼓动朕的,不过好在朕将一些珍贵书籍保存了下来。

    自从他统一天下后,淳于越以儒家的立场来看待秦朝的政治,同他的思想和行动是格格不入的。

    这令他大为不满,于是把淳于越交给丞相李斯处理。

    李斯不赞同淳于越的看法,向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觉得李斯的观点非常合胃口。

    由于时代的变化,五帝三代的治国办法也不同。

    三代时期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效法。

    那时候诸侯并列,互相争夺,天下统一,情况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

    现如今的情况和以前完全不同,要是遵循五帝三代的治国办法,必然会搅乱民心。

    对于造谣惑众,不利于统一天下的言行必须禁止。

    否则将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损于他始皇帝的权威。

    李斯把一切都归罪为读书的缘故,他觉得有理,这才下令焚书。

    凡是秦记以外的史书,不是朝廷所典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他现如今已经明白先秦许多文献古籍被烧掉,这对中华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不过他倒也没有焚毁全部的禁书,将一部分禁书收藏在稷下学宫。

    至于已经焚毁的那一部分先秦古籍,他可以组织人手开展恢复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