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到巴黎需要10小时。”

    “但如果这两个城市之间造了一个虫洞,那么就可以瞬间从北京到巴黎。”

    “而要完成这个科技,就必须得掌握两种技术,也就是虫洞的两个洞。”

    “一个是黑洞,也就是入口。”

    “它需要把物质吸进去,所以在入口就必须得用质量特别大的物质。”

    “第二就是白洞,这个洞是朝外喷东西的。”

    “既然是喷东西,就必须得用没有质量甚至是负质量的物质。”

    “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找到这两种物质,但如果基础理论实现突破后,在宇宙中找到这两种物质不过是小菜一碟。”

    “那时候时空穿越、瞬间移动,真的可以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国天眼到今天为止能顺利运行,离不开一位科学家南仁东。”

    “在90年代的时候,南仁东放弃了在日本的高薪,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

    “南仁东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巨型天文设备。”

    “但是要建造这么大的天文设备,第一个难题就是选址。”

    “因为这个设备的条件很苛刻,它必须得接收到宇宙中传来的信号。”

    “所以造的地方得是人烟稀少,且面积巨大的山谷。”

    “南仁东团队就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寻找山谷,当时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修。”

    “但南仁东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找遍了300多处山谷后,终于找到了大窝函。”

    “单单为了选址,南仁东就用了13年。”

    “而中国天眼从选址建造到调试,一共用了20多年。”

    “因为这是全世界第一个500米口径,且可调节的射电望远镜,所以没有先例。”

    “在建造的过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碰到困难不言而喻。”

    “可惜的是南仁东教授用了22年主持建造了中国天眼,但他却在天眼刚运行不到一年的时候就病逝了。”

    “有的人一生只干一件事,并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国士无双。”

    各朝各代的老百姓在听到南仁东的事迹,一个个顿时唏嘘不已。

    用22年时间建造天眼,却在天眼刚运行就去世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尽管他们这些老百姓不懂天眼,但也知道天眼对一个国家来说极为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