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方洪水泛滥,经常遇险。”

    “而以人均水量计算,中国最干渴的地方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黄沙漫天的大西北。”

    “而是我们的华北平原,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国际标准中的极度缺水线是人均500,而这里不到150。”

    “为了生存,这里的人们利用一切的地上河流和地下水。”

    “导致几乎所有河水全部干枯,地下水位每年可以下降一米。”

    “地质沉降,地面塌陷频频发生。”

    “再这样下去,整个城市都会变得无法居住和生存。”

    “而解决办法只有两个,开源和节流。”

    “节流意味着北京,天津这些城市必须停止扩张和降低人口,甚至大量人口必须迁移到外地。”

    “城市放弃未来的发展,这对中国的发展是无法接受的代价。”

    “而第二个办法就是开源,要么海水淡化,要么运水。”

    “按理说这里距离出海口那么近应该是海水淡化的,但海水淡化目前的成本高达每吨水5元,特别是电力消耗太大。”

    “在核聚变的无限能源成功前,这个成本谁也无法承受。”

    “于是唯一的办法来了,那就是从外面调淡水。”

    刘彻:从南方调水到北方,真是一个好主意,可惜我大汉做不到这一点。

    后世为什么大搞南水北调,他不用想也知道。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全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处在南方的人,一到每年的雨季就会遭遇连绵不绝的降雨,南方的梅雨季因此得名。

    但是当南方遭遇倾盆大雨的时候,北方地区一些省份却处在干旱缺水的状态。

    全国水资源占有量方面,广东、广西、四川这样的南方地区是最不缺水的。

    而很多北方地区,也包括陕西这一块,都是严重缺水的地方。

    众所周知,人是离不开水的,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几乎所有的都城都建立在水源旁边,而且老百姓的聚集地也同样靠近水源。

    可见,水对都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旦缺水,势必会阻碍城市的发展,甚至于人口增长也会面临巨大挑战。

    水资源的缺乏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急需解决最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是极其必要的。

    而北京是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