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衣服,驾着马车,去迷惑鲁国君臣。

    果然,鲁国权臣接受了这些美女,并且和国君一起观看,不理朝政。

    就这样,孔子辞官离开了鲁国。

    齐国没有献地,鲁国也没有称霸。

    他只能感慨孔子生不逢时,没有遇到自己的明主,导致孔子一生都没能实现理想抱负。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在卫国,孔子寄住在弟子子路妻子的兄长家。”

    “卫灵公十分尊敬孔子,以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水平优待孔子。”

    “有人向卫灵公进谗言陷害孔子,卫灵公便派人手持兵器在孔子居所附近出入。”

    “孔子感觉到威胁,害怕获罪于卫灵公,便带弟子出走去往陈国。”

    “孔子在去陈国的路上,在匡城遇险。”

    “因孔子长相酷似阳虎,与阳虎有仇的匡城人便围困孔子,孔子被困五日方才脱险。”

    “孔子经过蒲城后一个月,又返回卫国,住在蘧伯玉家中。”

    “卫灵公夫人南子派人告诉孔子,四方君子想要和卫灵公结为兄弟的,就必须先去见南子。”

    “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

    “卫灵公出行,卫灵公和南子乘一辆车,孔子坐在后面的车里。”

    “孔子叹息没有见过有喜欢德行,和喜欢美色一样的君主。”

    “于是孔子厌恶卫灵公,再次出走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后经过曹国,又去往自己的故乡宋国。”

    “孔子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学习礼法,宋国的司马想要杀死孔子,将那棵树拔起。”

    “孔子不得已,又离开了宋国。”

    “孔子来到陈国居住,但陈国被楚国、晋国、吴国竞相攻击。”

    “国家动荡,孔子因而在鲁哀公元年离开陈国。”

    “孔子路过蒲邑,蒲邑人将孔子挡住,孔子弟子公良孺带着私人战车帮孔子解围。”

    “蒲人与孔子定下盟约,不让孔子去卫国。”

    “孔子离开蒲邑后,立马去了卫国。”

    “子贡觉得不妥询问孔子,盟约可以辜负吗?”

    “孔子认为被要挟约定的盟约,上天是不会认的。”

    “卫灵公亲自到郊外迎接孔子,并问孔子能否征伐蒲邑,孔子认为可以。”

    “卫灵公年老怠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