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终于恢复了些元气。”

    “齐襄王于是赶紧召集失散的学士们,准备重开稷下学宫,荀子也从楚国返回了齐国。”

    “荀子前脚刚一走,楚国就遭了大殃了。”

    “秦将白起水淹城池,淹死了几十万老百姓后。”

    “又攻破了都城,烧毁了楚国的祖庙,并占领了楚国的半壁江山。”

    “大诗人屈原也觉得楚国完蛋了,直接投江自杀。”

    “由于齐国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灾难,所以荀子非常想在齐国施展才华,改变其国运。”

    “但荀子跟齐襄王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后,对方根本没有兴趣。”

    “事实证明,齐襄王确实是庸才,一辈子没有什么大作为。”

    “但他还是很尊敬荀子的,拜荀子为清大夫,并让其主持稷下学宫的重建和恢复工作。”

    “这段时间是荀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也是他的思想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之所以这么说,从荀子到秦国后的态度和他在楚国治理地方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在齐国待了十几年后,齐惠王去世,齐王建继位,齐国的政局又开始乱了。”

    “财政没有钱,拨不出银子,稷下学宫的学士们只能离开齐国自谋生路。”

    “荀子也是在那个时候接到了范雎的推荐,来到了秦国。”

    “荀子入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按照当时儒生的理解。”

    “秦国是野蛮、邪恶、残暴、不讲仁义、出尔反尔的蛮夷之邦,孔夫子就不入秦,儒生就更不会入秦了。”

    “然而身为儒学泰斗的荀子不但入了秦,对秦国的评价还挺高,这也成为了后世儒生批判他的槽点之一。”

    “荀子到秦国兜兜转转一圈后,他觉得这地方的老百姓淳朴勤劳,生产积极性很高。”

    “官吏严肃认真,勤勉办事。”

    “秦国上上下下公私分明,各尽其职是一个高效廉洁的国家。”

    “总而言之,秦国几乎就是个完美的国家。”

    “秦国的强大不是靠运气,而是活该有这么强大。”

    “荀子的这番评价可谓是捅了儒生们的肺管子,要知道当时的儒生们宁可跳到海里喂鱼,也不愿意生活在秦国的统治下。”

    “如果说荀子指着秦王的鼻子大骂,儒生们还会敬他是条汉子。”

    “可没想到荀子竟会如此的夸奖秦国,实在让人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