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想要跟他学习,又叫他放弃所要教的东西。

    这样即使有一百个他这样的人,也根本无法做孔穿的老师。

    孔穿听完之后,被辩驳得哑口无言。

    “公孙龙在他的著作《公孙龙子·坚白论》中举了一块坚硬的白色石头例子,用来诠释坚白石理论。”

    “他认为白色与坚硬这两种属性不能同时存在于石头中,而且两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眼睛只能看到石头的白色,但是看不出石头的坚硬。”

    “此时,就相当于石头的坚硬属性藏了起来。”

    “也就是说此时只有白石头,而不是白而坚硬的石头。”

    “用手摸能感受到石头的坚硬,但却感觉不到石头的白色。”

    “此时,就相当于石头的颜色属性藏了起来。”

    “也就是说此时只有坚硬的石头,而不是白而坚硬的石头。”

    “白色与坚硬这两种属性是不能相容的,一方出现另一方就离开了。”

    “也就是说,石头不是因为白而坚硬,反之也不是因为坚硬才白。”

    “同样,人的高矮与才能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最后,公孙龙得出了坚与白是独立存在于石头之外。”

    “意思就是物体的属性是独立于物体存在,且彼此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的,这就是离坚白学说。”

    刘彻:名家在战国之后就走向了没落,在独尊儒术之后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春秋战国时期,曾流行着坚白这样的话题。

    所谓坚白,指的是坚硬的特质和白色。

    从常识出发,某个东西比如说石头,它当然是可以是一颗具备坚硬的特质的白色的石头。

    但在名家眼中,坚与白是不可放在一起的。

    公孙龙强调坚是一种物体的触觉属性,靠的是人类的触觉器官感应。

    而白则是物体的视觉属性,依赖的是人的视觉器官。

    从触觉的角度来看,人只能感觉到石头的坚硬而不能看到白色。

    而从视觉的角度来说,人又只能看到白色而不能感觉到坚硬的特质。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坚和白都不能共存于一个事物之上。

    显然,从常识的角度来看,人当然可以同时感觉到一块石头既是坚硬的,又是白色的。

    公孙龙却偏偏要将之分开,这里所涉及的就是逻辑推断的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