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公的反对穆桂英并不惧怕而是坦率直言自己的想法,言明结亲的优势。”

    “既可以收获一位抗辽勇将,增强大宋实力。”

    “又可以不费任何财务兵力便可得到降龙木,一举两得。”

    “杨延昭之母佘太君见穆桂英的泼辣和直率,又闻穆桂英能文能武、智勇双全。”

    “觉得穆桂英很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与孙子杨宗保很是相配,对穆桂英很是喜爱。”

    “便做主同意了婚事,同时下令准备酒席欢迎为穆桂英嫁入杨家。”

    “穆桂英带着降龙木嫁入杨家后,便随杨宗保出征,一直作战骁勇,屡挫辽军。”

    “一次作战中,穆桂英带领三万人马。”

    “分别令各将率兵一万各提火炮火箭之类,等交锋之时,炮箭齐发。”

    “二万兵马从九龙谷正北打入,绕出青龙阵后,接应婆婆柴郡主之兵,众人依计实行。”

    “作战时穆桂英扬声呐喊,分左右攻入铁门金锁阵后。”

    “恰遇番帅马荣,脱离众将及手下兵士。”

    “穆桂英等敌将近,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二人战至十数回合,不分胜负。”

    李清照:杨家将的事迹流传至今,他们忠贞不渝的气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五代北汉时期,当仁不让的杨家将成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杨家将世代习武,为国尽忠。

    在宋朝与辽国的战争中建立了不世的功勋,最终他们多数都在沙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杨家的祖先杨信在北汉任职刺史,他儿子杨业继承了他的衣钵,善于用兵。

    后来因见北汉王重文轻武,便率族人投奔了宋朝。

    杨业被宋太宗赏识,授予要职,这位杨老将军立下汗马功劳。

    但后来还是在与辽军的战斗中不敌被擒,壮烈殉难。

    杨家将这支勇猛的战斗队伍,被誉为宋代第一功臣,在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英勇善战,深得百姓爱戴。

    杨大郎经常身先士卒,激励士气。

    二郎殷勤照料老父,再苦再累从不喊苦。

    三郎骑术高超,能以一敌百。

    四郎长于谋略,出谋划策。

    五郎博学多才,善解人意。

    六郎轻装猛进,突袭神速。

    七郎识谋过人,善于应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