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很多是跟着唐太宗打江山走过来的,都是绝顶聪明,又非常有实力的人。

    同时,他们对李唐的江山也很忠诚。

    武则天想要篡夺李唐江山,他们自然不会答应。

    韦后所面临的朝廷大臣的压力,其实只是来自于张柬之等五王。

    事实上,张柬之等五王,看起来是五个王。

    其实他们并不强大,作为领头的张柬之已经八十岁了,其他人能力也不行。

    另外,这五王拥戴李显,推翻武则天上位,明显有投机的成分。

    毕竟武则天已经把李显确定为太子了,就算他们不这样做,只要武则天一死,李显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帝。

    他们选择在那个时候投机,无非就是想要立功,从而获取权力。

    所以,大家对五王并不服气,他们在朝中没地位。

    总之,韦后各方面条件,确实都比武则天好。

    不过,武则天最终顺理成章当了皇帝,而韦后则被人轻松杀掉。

    “公元705年正月,李显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大力支持下。”

    “终于推翻了母亲武则天,再次登上皇位,韦氏再次成为皇后。”

    “中宗非常感恩韦氏这些年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韦氏的一次次宽慰,估计中宗也活不到复位的日子。”

    “当李显再次做皇帝之后,违反大唐不得给异姓封王的规定。”

    “给岳父韦玄贞封王,给韦后的娘家人都安排在朝廷的重要官职,还实现承诺给韦后无限权力。”

    “这时的韦后经常干预朝政,逐渐接近权力的最高峰。”

    “中宗和韦后对百姓因旱灾饿死不闻不问,整天吃喝玩乐。”

    “不光如此,韦后光明正大地给中宗戴绿帽子。”

    “武则天去世后,武三思没有了大靠山,便与韦后勾搭在一起。”

    “宫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武三思和韦后在宫中一边下棋、一边打情骂俏,中宗却乐呵呵地在旁边附和着。”

    “有时中宗李显不在,韦后便与武三思相拥走到寝宫去。”

    “中宗对治理朝政毫无主见,有什么事经常找武三思商量。”

    “韦后还让中宗把武三思任命为宰相,随后武三思的势力越来越大。”

    “朝中以张谏之为首的很多大臣都看不下去,纷纷上书中宗要求除掉武三思以绝后患。”

    “可昏庸的中宗却听从韦后和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