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足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聪明的皇帝。

    前期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人合作的时候相互信任,后期对付太平公主的时候也非常果断,可以看出其确实有能力。

    “公元711年,太平公主与益州长史等人结成朋党,计划攻击太子李隆基。”

    “她派人邀请韦安石到她的家中,但是被韦安石拒绝。”

    “某天,李旦私下召见韦安石,请他留意李隆基与朝廷内文武百官的关系。”

    “韦安石说李隆基受文武百官的支持,而之前有关太子的流言都是太平公主散布的,并在唐睿宗面前夸赞李隆基。”

    “太平公主在帘子后面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之后太平公主便传播各种谣言攻击韦安石,甚至想逮捕他,但没有成功。”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拦住宰相,含蓄地表示应该改立皇太子。”

    “宰相宋璟称太子有功于天下,是宗庙社稷之主,拒绝了太平公主的请求。”

    “公元711年,唐睿宗打算传位给太子,依附太平公主的御史进言劝阻才作罢。”

    “不久后,太子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宋王李成器,被唐睿宗拒绝。”

    “太子随后又请求将太平公主召回京师,太平公主这才回京。”

    “回京后,太平公主参与朝臣的任用事宜。”

    “公元712年,蒲州刺史主动投靠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举荐他当刑部尚书。”

    “同年秋,太平公主指使一位懂得天文历法的人对李旦进言,称彗星的出现表明除旧布新。”

    “这是皇太子即将登基为新皇帝的征兆,但李旦听后却说应当将皇位传给有德行的人来避免灾祸。”

    “太平公主和她的同党极力反对,并认为这样做是不可行的。”

    “但李旦不听,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公元713年,在李隆基即位后不久。”

    “太平公主开始借助太上皇唐睿宗的势力,专擅朝政。”

    “她与李隆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七位宰相中有五位是她的门徒,朝中的文臣武将也有一半以上依附于她。”

    “太平公主与左羽林大将军、知右羽林将军、中书舍人等人一起密谋废掉唐玄宗。”

    “此外,太平公主还与宫女元氏合谋,计划将毒药掺入李隆基所服用的天麻粉中。”

    “在太平公主谋划毒杀李隆基的时候,王琚认为形势紧迫劝谏李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