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早年曾为投降派宰相的门客,后来又受孝宗宠信,被道学中人视为佞臣。

    嫉恶如仇的朱熹很反感洪迈,曾上书揭露洪迈主和反战等行径。

    直接斥责洪迈是奸险谗佞之徒,不应该留在皇帝左右,应该罢斥。

    鉴于两人的关系,可知洪迈写文章丑化朱熹不过是挟私报复罢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原以为做营妓的生涯强颜欢笑、凄楚无比,没想到这样的生活不久。”

    “严蕊就迎来了更大的灾祸,真是天大的躺枪。”

    “因台州太守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哲学理论。”

    “年已52岁的朱熹为此大为不满,连上6道奏折弹劾唐仲友。”

    “理由是为官不正、有贪污受贿之嫌等。”

    “话说,朱熹这无名之火发得确实够奇葩。”

    “太有失大家风范了,心胸太狭隘了。”

    “他甚至还将与唐仲友接触过的严蕊以有伤风化罪投入大牢,让她招认与唐仲友有不当关系,以陷害唐仲友。”

    “因为宋朝有明文规定,虽然有官妓营妓。”

    “但官府有酒召歌妓承应,只站着歌唱送酒,不许有私侍寝席。”

    “也就是说,陪酒作诗没问题,但是陪寝是不可以的。”

    “殊不知,严蕊表面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子。”

    “内里却是深明大义、颇有见识。”

    “而且性格刚烈、宁死不屈的烈女。”

    “她被折磨两个月,哪怕奄奄一息了,也不愿意去诬陷唐仲友。”

    “眼见严蕊即将死路一条,这时事情突然迎来了转机,也是严蕊命不该绝!”

    “朱熹告发唐仲友贪污的奏折被宰相王淮拦截了,王淮便将此事向孝宗皇帝赵昚说成是书生之争。”

    “孝宗皇帝便将朱熹调走,命岳飞的儿子岳霖继任提点刑狱。”

    “岳霖为人正直,颇有同理心。”

    “他到任后听说了严蕊的事情,对严蕊十分同情与哀怜,并放了她。”

    “又听说她擅长词作,就让她以自己心事为题作一首词。”

    “严蕊感慨万千,当即吟《卜算子》词一首。”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