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豪强贵族的利益、损害其声望。”

    “为权贵所嫉恨,甚至想置其死地。”

    “北魏孝昌三年,南齐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萧宝夤在长安发动叛乱迹象明显。”

    “为了探明萧宝夤反叛的虚实,孝明帝与众大臣商议派遣一名大臣前往雍州。”

    “因郦道元遭元徽、元悦等权贵嫉恨,他们竭力怂恿胡太后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想要借萧宝夤之手除掉郦道元。”

    “为了成功除掉郦道元,汝南王先一步派人到达雍州散布郦道元是来处置萧宝夤的谣言,果然奸计得逞。”

    “萧宝夤派人在中途袭击郦道元,并将其困至银盘驿亭的山岗上。”

    “因缺少水源,郦道元一众无力抵抗,最终被萧宝夤所派部下杀害。”

    “为官公正、执法严明的郦道元,最终死于非命,终年五十九岁。”

    张九龄:郦道元在朝令权贵忌惮,在野著《水经注》成为游记文学典范。

    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生于北魏范阳郡的涿县。

    作为青州刺史郦范之子,郦道元自幼便衣食无忧,且养成了游历山川的爱好。

    郦范去世,郦道元承袭了父亲永宁侯的爵位,后又按规定降级为伯爵。

    四年后,北魏孝文帝为了实行自己汉化改革的目的而迁都洛阳,在众多汉臣当中也能算得上是学识渊博的郦道元被任命为尚书郎。

    在御史中尉李彪的举荐下,以执法时严厉而清明著称的郦道元被升为治书侍御史。

    四年后,随着李彪被尚书仆射李冲弹劾,郦道元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郦道元被派往冀州担任镇东府长史,由于从严治理,当地百姓对他都十分敬畏,而盗贼们则纷纷逃离他的管辖范围内。

    政绩出众的郦道元被改封为鲁阳太守,他到任后根据当地情况提出设立学校大兴教化,而鲁阳郡的贼寇们在听说郦道元上任后便尽皆不敢为寇。

    后来,郦道元转任东荆州刺史,但他严苛的施政风格遭到了荆州百姓的排斥。

    于是宣武帝下诏将郦道元召回京城,不久后郦道元被免官。

    这次被罢官后,难得清闲的郦道元终于得以开始为相传是两晋时期著名方术士郭璞所著的《水经》进行注解。

    赋闲在家近十年的郦道元被起用为河南尹,此时北方六镇正爆发着声势浩大的起义。

    郦道元也奉命率军前去平叛,于平叛过程中展现出过人军事才华的郦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