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新帝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等人,而柳宗元因与其政见相同,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是柳宗元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他和同僚们大力推行改革措施,期望能引领大唐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好景不长,随着唐顺宗因病退位,还不到两百天的改革因宦官和官僚势力的联合反扑而退出历史舞台,柳宗元也由此开启遭贬生涯。

    被贬永州,可以说是柳宗元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不仅是个没实权的闲员,甚至连像样的住所和办公地点都没有,只能寄居于永州的龙兴寺内。

    和许许多多遭受贬谪的官员不一样,柳宗元不乞怜,不认命。

    在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似乎忘掉了一切,专心地垂钓。

    在雪里、在江上,他是孤独的,却又是那样地孤傲,那样地凛然不可犯。

    这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大概就是柳宗元的自我形象。

    柳宗元在永州一待就是十年,终于等到了回京的诏命。

    虽不知道前途如何,但总算有了一些希望,所以这首诗洋溢着一股枯木逢春般的喜悦之情。

    世事难料,柳宗元怎么也不会想到,等待他的是又一次的贬谪。

    因权臣排挤,柳宗元被发往更边远的广西柳州担任刺史。

    当时的柳州杂草丛生,瘴气盛行,满目荒凉。

    所幸刺史是个有实权的职位,柳宗元到任后立马投入到工作中,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柳宗元亲自带领民工进行勘测,利用科学方法,在城北开凿了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

    为了引导百姓从事农林生产,他亲自在城西北种植柑树,并写了一诗以明其志。

    此外,柳宗元还大力指导发展牧副业、造船筑路、修建房屋,使柳州的市容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他还兴办学堂,并亲自登坛讲课,宣传进步的文学思想和其他科学知识。

    由于柳宗元重视文教,柳州涌现了一批娴熟诗书深知礼乐的文化人士。

    在柳州,柳宗元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四年,逝世时仅47岁。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政绩斐然、深受他们爱戴的官员,为他修建起衣冠墓和柳侯祠。

    在星光灿烂、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柳宗元是存诗较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