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原由。”

    “听完,韩愈当即表示当然是用敲字比较好!”

    “韩愈当时堪称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分析比较有分量,贾岛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没过多久,贾岛再次返回范阳一带的寺院,继续潜心读书。”

    “唐宪宗元和五年,贾岛云游洛阳,拜访了时任河南府少尹的李益。”

    “随后,贾岛又返回了范阳老家,继续在寺院里面读书,备战科举考试。”

    “唐宪宗元和七年,贾岛来到长安参加即将来临的科举考试。”

    “他为这一天准备了九年的时间,为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他还专门退僧还俗。”

    “在韩愈的照顾之下,贾岛暂时居住在延寿里。”

    “跟好友张籍成了邻居,两人时常交流读书心得。”

    “然而,尽管贾岛准备的十分充分,但他还是在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当中遗憾落榜,让他感觉非常失落。”

    “唐宪宗元和九年,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孟郊在穷困潦倒当中暴病身亡。”

    “韩愈悲痛不已,还在自己家里为孟郊设置了灵堂,足以可见两人之间的交情之深。”

    “除了韩愈之外,贾岛也是对孟郊的死去感到悲痛,作了《哭孟郊》来寄托对孟郊的哀思。”

    辛弃疾:贾岛传奇的一生,其人一生穷愁,其诗荒凉枯寂。

    唐帝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勉强将安史之乱平定。

    耗时八年,人口锐减,整个中原乃至于北方都是一片狼藉,也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十六年后,就在安史之乱罪魁祸首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诞生了一个婴孩。

    纵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可范阳地面上还很凋敝。

    这婴孩出生在平民之家,门第寒微,家境贫寒。

    或是生活所迫,难以为继,或是报国无门,科场失意。

    居然出家做了和尚,法号无本。

    可无本和尚虽然出家,凡尘未了。

    一个出家为僧的和尚,非但禅意全无,反倒是俗味甚浓。

    无本和尚出家的寺庙有个规定,禁止寺庙的僧人午后外出。

    这一日,无本在寺庙里待的烦闷,便偷偷的去拜访一位朋友。

    他顺着山路行走了许久,才到了朋友的家门。

    恰时,夜深人静,月光如水,他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可朋友却不在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