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早晨起来就出发,到了深秋季节,更加地思念家乡。

    也许,在长安为前程忙碌的日子,反而削弱了这种归乡之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种单纯的景物组合,带给人全方位的感受冲击。

    淡白的枳花开在驿站的墙角外,除了诗人,又有谁去关注呢?

    在他前行的山路上,落满了槲叶。

    槲树是商山大面积生长的一种落叶乔木,有改善生态的作用,果实可入药。

    可巧在下正是商洛人士,对此知之甚深。

    这种树在农村叫桦栎,纤维很硬,可以用做檩条,不过大多时候都是直接当柴禾了。

    于温庭筠来说,也许并未知晓太多。可是,他那梦中所见的欣喜之感,却也最直白地将他内心表现了出来。

    温庭筠本来要到隋县做县尉,因为受到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的赏识,又将他留任巡官。

    温庭筠与徐商此前已经认识,十分感谢他的帮助,认真地做好他的幕僚。

    而此时和他一起为僚的,还有他弟弟庭皓,以及后来的亲家段成式。

    因为有了这种交际,才有了后面的三十六体。

    徐商拜相,作为曾经的宾主,深知温庭筠的才德,于是推荐他担任国子学助教。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

    日丽九门青锁闼,雨晴双阙翠微峰。

    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风入禁松。

    荀令凤池春婉娩,好将馀润变鱼龙。

    看得出,他的心情很好,这回似乎终于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可是很快,温老师担任秋试主考官,就因为太过正直而被贬官。

    说白了,对待贵族子弟的文章和平民学子的文章一视同仁。

    这固然是好事,但必然引起落榜贵族的不满。

    于是温老师以前在长安城醉酒被打的丑事又被翻出来。

    十月,温庭筠被贬方城县尉。

    京城的朋友们都写诗相赠,温庭筠填了一首《清平乐》。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