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到半年,骆宾王的牢狱之灾就降临了,他被人诬陷贪赃罪。”

    “以他那刚正不阿、不同流合污、嫉恶如仇的秉性,被小人诬陷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被投入了监狱,这一年他已经60多岁了,在监狱中他受了不少折磨,却无处申冤。”

    “遭受了近两年的狱中磨难,恰遇唐高宗立英王为太子大赦天下,骆宾王才得以脱离牢笼。”

    “但并没有官复原职,等到第二年,他被贬到临海做一名县丞。”

    “骆宾王本想到达临海后,找个借口辞掉官职,离开浑浊的官场,去过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到了临海后,他却被临海美丽的山水景色吸引住了。”

    “每天处理完公务,就和一批文人学士饮酒赋诗、往来唱和,过得倒也悠哉。”

    “公元六八三年的腊月,唐高宗驾崩,皇太子李显尊遗诏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武则天在高宗时期就已掌管朝政大权,她不愿意将权利交给儿子李显。”

    “于是将中宗李显废为庐陵王,另立小儿子李旦为唐睿宗。”

    “武则天终于可以手握大权,一切政事由她决策,睿宗不得参与。”

    “这年春天,骆宾王因事京,正赶上武则天废帝夺权的大戏,他心中甚是愤慨。”

    “此时,徐敬业在扬州准备起事讨伐武则天。”

    “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元勋徐世勋的长孙,拥有兵权。”

    “他密召骆宾王做他的艺文令,负责起草文件。”

    “骆宾王就没有返回临海,而直奔扬州加入了讨伐大军。”

    “他为徐敬业写了一篇《讨武曌檄》,把武则天骂的狗血喷头,成为历史上檄文的精品。”

    “武则天也不愧为一代女皇,当她读到这篇檄文时,并没有怒不可遏,相反却很怜惜这样的人才没有为朝廷所用。”

    “由于徐敬业没有抓住时机,仅三个月讨武行动即失败,徐敬业在兵败时被杀。”

    “骆宾王逃脱后在吴中一带隐居,几年后他带着一身才华和报国无门的遗憾,离开人世。”

    辛弃疾:骆宾王是天才少年,是大骂武则天的勇士。

    骆宾王从小博览群书,一直到18岁人生都顺风顺水,然而就在这一年他父亲去世。

    这场变故让他不得不迅速成长,服丧期满后他便踏上了进京求仕的道路。

    考试前博览群书的他信心满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