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水景物,表达自己孤独寂寥的内心,同时流露出自己追求隐居的愿望与志向。

    他借用山水景物,表达自己的雄壮豪情,体现其广阔的胸襟与开阔的视野。

    这类诗好似侵吞山河,是其艺术魅力最佳的作品。

    花草树木意象,在阮籍的诗中也随处可见。

    花草树木是生命的象征,比如,乔木代表着不屈不挠和刚正不阿。

    香花幽草,代表着清新芬芳、温馨优雅,呈现出其生活的另一面。

    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在阮籍的笔下出现的频率也很多。

    尤其茫茫宇宙、闪闪星光,是最可以让读者遐想的意象。

    另外,阮籍喜欢用鸟,彰显孤独的本意,暗示黑暗现实下文人的伤感情绪。

    阮籍在魏晋时期,是一位大诗人,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成就最大的诗人。

    “蒋济原本担心阮籍不会应辟,后来得知他已经到了都亭,便误以为《奏记》中的推辞不过是阮籍自谦的话。”

    “蒋济于是高兴地派人前去迎接,没想到阮籍已经回去了。”

    “蒋济大怒,乡人纷纷前去劝告阮籍,阮籍这才勉强就任,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托病返乡了。”

    “之后,阮籍还接受诏命做过尚书郎,但是没过多久还是再次称病辞官。”

    “大将军曹爽辅佐朝政时,曾将阮籍召为参军。”

    “但是阮籍一直称病不仕,隐居于乡间,并在这一年开始写作《达庄论》。”

    “正始年末,曹氏与司马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

    “大将军曹爽专擅朝政,排斥司马氏。”

    “司马氏伺则机反攻,发动高平陵之变。”

    “诛杀了曹爽,给予了曹氏集团沉重的打击。”

    “并基本上控制政局,并对曹氏党羽进行了血腥镇压。”

    “阮籍因为没有依附曹爽,政治倾向不明显而免于灾祸,但却不得不应召做了太傅司马懿的从事中郎。””

    “阮籍早年虽有匡扶社稷,拯救世人的志向。”

    “但他知道在魏晋两朝交替的乱世,天下名士没有几个能够保全自己。”

    “于是索性不问世事,对政治采取回避态度。”

    “并在嘉平年间,与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诸位士人于并居于河内郡山阳县。”

    “时常约定相聚,一同饮酒、清谈,进行思想辩论。”

    “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