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在这里上层社会为追逐名利,文武权臣之间互相倾轧。”

    辛弃疾: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每个人都天赋异禀,文名卓著,是初唐文坛上的天之骄子。

    然而,四个人虽然满腹经纶。

    但又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壮志难酬,最终都没活过五十岁。

    最令人感慨的是,他们几乎全部死于意外。

    卢照邻因不堪病痛投颍水而死,骆宾王在讨武兵败后落水而死,王勃也因为溺水受了惊吓不治而死。

    就连相对顺遂的杨炯,死因也是扑朔迷离,有着各种传言。

    四杰中尤其以卢照邻的死更让人痛心,他一生悲惨的经历让人们看到了什么是生命中不堪承受之痛。

    卢照邻出身名门望族范阳卢氏,他的家族是可以和王勃的龙门王氏,唐皇室陇西李氏等家族比肩的大族。

    所以卢照邻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先后拜名士曹宪、王义方为师,学习经史诗赋,博学能文,闻名乡里。

    卢照邻18岁就进入邓王李元裕府为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文,受到邓王的器重。

    卢照邻曾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希望能把病治好,孙思邈也因为喜欢他的诗文惜才。

    除了帮他治病外,还时时鼓励他,为他做心理疏导。

    在孙思邈的照顾下,卢照邻病情略有好转。

    但不幸的是不久后,孙思邈就奉旨入宫专门医治高宗,卢照邻连这点倚靠都没有了。

    卢照邻每日忍着身体无穷的病痛,活着也只是捱日子了。

    期间他的弟弟和父亲又相继离世,卢照邻再度陷入无边的绝望之中。

    不久,卢照邻用朋友资助的钱,在具茨山下,颖水旁边买了个田庄,为自己造了个墓室。

    每日如同活死人,僵卧其中,苟延残喘,再也看不到一点点的希望。

    终于在他44岁这一年,卢照邻写下了《释疾文三歌》与众亲朋好友告别。

    随即他拖着病体爬到颖水边,投河自尽。

    一开始的好局,本以为可以有后面的风光无限。

    却不知后半生苦病缠身,坎坷无奈,曾经的鸿鹄之志,已经折翼难飞。

    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你志存高远,也飞不起来。

    不得不说,卢照邻真是最悲催的倒霉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